死禽畜無害化處理系統高溫高壓滅菌脫水工藝描述:
死禽畜破碎后原料通過管道直接泵送入高溫滅菌化制罐內中進行高溫高壓化制工序。例如:項目設置有1臺5噸/次的化制機。一次化制、烘干時間為4-5h,日處理量2個班次可達10噸,滿足項目日生產規模的需要。化制工藝采用《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7]25號中推薦的干化法進行化制的控制參數要求。物料裝滿后關閉進料閥門,通過蒸汽鍋爐所產生的高溫蒸汽進行加熱升壓(間接加熱,不與物料直接接觸),化制機為高溫高壓夾層式,利用高溫高壓進行滅菌熟化處理,進行加熱升壓滅菌,罐內溫度達到130~140℃(0.3MPa)后,保持壓力10-20min(可根據不同物料調整壓力和溫度);然后化制機進行泄壓,當罐內壓力達到0MPa開啟真空負壓站進入烘干階段,采用低溫真空干燥的方式,干燥3~4h(可根據物料水分不同調整干燥時間)后,物料的含水量降至10~12%,含油脂30%,物料烘干呈肉松狀態。(如果繼續加熱烘干,時間過長時物料才會有油脂分解,此時會有油脂滲出,按正常操作規程不會出現此情況)。烘干后物料然后通過螺旋輸送器輸送至緩存料倉暫存,在此過程中無油脂泄露。緩存料倉內物料再通過螺旋輸送器輸送至榨油機內進行物理脫脂。
山東省細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2020年6月份山東省出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健全完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
根據新政策,山東省對無害化處理病死豬實行分檔補助,每頭病死豬按體長小于30cm、30cm-70cm、大于70cm,分別補助45元、55元和60元。
此外,按照“誰處理、補給誰”的原則,將補助資金發放給無害化處理實施主體,對養殖場戶不再進行補助,強化養殖場戶主體責任落實。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養殖場戶委托處理病死畜禽付費機制。
從2020年開始,山東省將牛、羊、家禽等畜禽品種一并納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補助范圍,具體補助標準由下設各市結合當地實際自行確定。
電加熱式無害化處理設備規格型號
當前,我國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以及養殖戶對病死禽畜自行處理為主。雖然個別地區建立公共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場所,但是,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制度還不夠完善,還達不到實際的需求。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面臨廣闊發展機遇,急切需要社會資本介入。
當前我國禽畜養殖的病死率較高。一是禽畜養殖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現代畜牧業的發展。畜牧規模的養殖比重逐年增加,但是散養禽畜還是占相當大的比例,小規模的禽畜養殖場以及散養戶的養殖條件和飼養環境都比較差,
設施比較的簡陋,場地的布局設計也不合理,硬件條件比較的差,不能為禽畜提供良好的生存的環境。二就是禽畜飼養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散養以及小規模的飼養管理比較的粗放,糧食營養不足或者是搭配的不合理,禽畜的機體抵抗力比較的差,部分的禽畜的養殖戶對于禽畜的看管不力,在發生動物疫病之后,并沒有及時、科學、規范的進行診治,不僅很難擴大養殖面,而且由于缺乏經費以及商品經濟的沖擊,使得原本不大的保種群不斷的被壓縮。
根據相關的統計,豬的病死率大約在百分之十到十五,禽類的病死率大約為百分之五到八,牛羊的病死率大約是百分之三。由此就可以推算,中國每一年就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病死禽畜就是三百萬噸,而現有的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的場所還達不到現有的規模,因此前景非常的廣闊。
電加熱式無害化處理設備規格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