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佳節來臨,月餅市場熱鬧起來,各類企業各出奇招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月餅口味推陳出新、月餅餡料五花八門、月餅及包裝造型特色創意……月餅市場不是傳統月餅生產商的天下,眾多其他領域企業當起跨界玩家,包括高端餐飲、新興網紅品牌,甚至博物館、生鮮超市、零食品牌等,都想對月餅市場咬上一口,分一杯羹。
不過,放眼A股市場,生產月餅的上市企業并不多,主要包括廣州酒家、元祖股份、桃李面包、麥趣爾以及全聚德等。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兩家上市企業年報發現,每年光靠賣月餅,就各自為企業帶來三四成的收入,毛利率更是高達六成左右。上市企業的月餅生意,很大程度上就是廣州酒家、元祖股份的競爭。
廣東月餅相關企業數量居全國之首
廣東月餅相關企業數量居全國之首
月餅具有時節性,每年銷售時間只有2-3個月,但吸引很多品牌扎堆進入月餅市場,一方面是月餅銷售額規??捎^,由2015年131.8億元增至2020年的205.2億元,另一方面是低成本、高利潤。但是,更多企業只是借勢營銷,提升品牌傳播力、影響力。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月餅”,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超過2.3萬家,小微企業占比近78%,超七成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0-100萬元。從地域上看,廣東月餅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占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12.92%,廣西、河南兩地均有超過2000家相關企業,山西、內蒙古、山東、安徽、湖南、陜西的月餅相關企業注冊量也均超過1000家。
企業類型方面,60%的月餅相關企業為個體戶,28%的相關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行業分布上,63%的月餅相關企業分布在制造業,34%的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近10年來,我國月餅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注冊增速穩定在10%左右,平均每年新增月餅相關企業超過2000家。截至7月30日,以工商登記為準,今年新增月餅相關企業數已超過620家。
每年賣月餅就能為企業帶來四成營收
每年賣月餅就能為企業帶來四成營收
《月餅行業深度報告》顯示,2017 中國月餅行業十大品牌企業包括杏花樓、華美、稻香村、榮華等,可惜它們都沒有上市。A股市場上,月餅上市公司屈指可數,從銷量、營收等數據來看,廣州酒家、元祖股份是主角。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2017年廣州酒家月餅銷量為1.05萬噸,2020年高達1.46萬噸,逐年遞增;元祖股份2017年月餅禮盒賣出4349179盒,2018年、2019年反而有所下降,銷量在330萬盒左右。
展開全文那么,廣州酒家、元祖股份每年靠賣月餅能掙多少?數據顯示,這兩家企業每年月餅毛利率都在60%左右。2017年廣州酒家單靠賣月餅營收8.98億元,占企業總營收的41.0%,毛利率高達61.52%;到2020年靠賣月餅營收為13.78億元,占到總營收的41.9%,毛利率達58.37%。廣州酒家2017年至2020年每年靠賣月餅,就能為企業帶來四成左右的收入,可謂辛苦一個月,幸福一整年。
元祖股份主打的是中秋月餅禮盒,包括元祖雪月餅、蘇式月餅、廣式月餅、臺式月餅等,主要是中秋節的伴手禮市場。梳理元祖股份年報可見,2017年元祖股份月餅營收6.18億元,占企業總營收的35.6%,毛利率達67.83%,到2020年包含月餅、粽子等在內的中西式糕點禮盒賣出4000多萬盒,營收13.88億元,雖然并未單列出月餅營收,但其2017年至2019年的月餅營收每年毛利率均超六成,占總營收比在35%至41%之間。
營收成本主要在材料,包裝費高于原材料
營收成本主要在材料,包裝費高于原材料
其實,賣月餅之所以毛利率這么高,因為做一塊月餅的成本比大家想象的要低得多。梳理發現,相比于月餅帶來的11.92億元創收,2019年廣州酒家月餅營收成本為4.5億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為3.53億元,占月餅營收的29.61%;2020年月餅營收成本為5.74億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為4.27億元,占月餅營收的 30.99%。而2019年元祖股份月餅創收8.29億元,營收成本為2.83億元,其中月餅直接材料費為2.67億元,占月餅營收比例為32.2%。
東吳證券研究所2018年發布《月餅行業深度報告》,以廣州酒家月餅系列產品為例進行月餅成本測算。報告以2016年月餅系列平均售價86.15/kg為例,測算出包括鉛盒、海綿、印刷等在內包裝材料的單位成本約14.04元/kg,高過月餅本身原材料及能耗(禽蛋、面粉、油料等)的單位成本12.45元/kg。也就是說,原材料+能源耗用率為15.17%,包裝費用率為16.3%。
近八成月餅專利與外觀設計有關
近八成月餅專利與外觀設計有關
或許由于市場上月餅口味越來越趨同,很多品牌只能在包裝設計上大展拳腳,成本主要花在包裝上。元祖股份2020年年報提到,中秋節推出多款新口味月餅,首次嘗試冰凍流心,在極月之光禮盒包裝中融入極光效果,在餅殼上加上了古建筑國潮元素,在月餅禮盒中搭配果酒,推出含柚子酒的中秋銘禮禮盒。
天眼查數據顯示,查詢上述月餅相關企業“月餅”專利信息,其中外觀設計占38.54%,包括月餅口味、樣態等在內發明專利占比為29.07%,包括月餅生產技術、模具等在內實用新型專利占比為32.39%。而據網易數讀報道,在天眼查專利檢索工具中,目前有記錄可查的月餅專利信息有1萬條左右,其中主要跟口味相關的發明類型專利只占到12.6%,近八成專利與外觀設計有關。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強制性國家標準《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規定食品、化妝品包裝不得超四層,該標準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不過,需要肯定的是,豪華禮盒不再受熱捧,月餅消費回歸本質,很多品牌月餅升級不止步于餡料、包裝等月餅傳統范疇,更是對月餅的文化附加值、設計附加值進行升級,推動品牌創新。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數據采集分析:袁炯賢 設計:林泳希
數據來源:廣州酒家、元祖股份年報,天眼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