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引發市場對于經濟滯脹的擔憂,在物價飆升而經濟復蘇放緩的情況下,股市和債市可能面臨挑戰。
隨著全球經濟從疫情中恢復,能源價格飆升。在歐洲,當地天然氣價格已經升至歷史新高。伴隨著冬季采暖季的到來,這種價格上漲暫時沒有緩解的跡象。
越來越多的歐洲公司正發出警告,能源供應鏈對經濟的沖擊已經顯現。
全球氮肥龍頭CF此前表示,由于天然氣價格原因將關閉位于英格蘭北部比林漢姆和因斯的生產綜合體,且無法預期重啟生產的時間。法國農產品生產商Roquette Frères則表示,能源價格走高將對成本產生通脹壓力,最終將傳導至消費者。
高盛警告稱,歐洲的能源的危機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后果:飆升的電價將提高今年冬天歐洲出現停電的風險。停電可能會進一步推高能源價格,加劇對通脹的擔憂,并使企業本已在原材料方面承擔的成本不斷上升。
對于滯脹風險,美國銀行分析表示,過去歐美經濟滯脹往往伴隨著石油價格的沖擊。但受疫情影響的供應鏈紊亂及能源價格上漲使得經濟滯脹的風險目前有所上升。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Mohamed El-Erian也持類似觀點,其警告稱,供應鏈中斷將持續一到兩年,屆時價格上漲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回到上世紀70年代式的滯脹環境。
El-Erian同時表示,美聯儲正面臨一個獨特的困境——是受高通脹影響削減資產購買,還是由于經濟增長放緩而決定不這么做。這對“很多類別資產”可能是一個問題。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