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當前中國正在經歷的經濟轉型和人口結構轉變,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不婚化等趨勢開始顯現,壽險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為保障,尤其要深刻認知把握人口形勢的變化、人口結構的變化。”9月15日,在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上,銀保監會管委會副主任毛宛苑如是表示。
需求端引發保險消費需求的全面升級。毛宛苑分析,一是人的壽命延長,與之伴隨的疾病風險也加劇,要求壽險業不僅承擔風險保障功能,還要能夠提供與健康管理、養老等相關的多樣化服務。二是保險業主流消費群體由60后、70后轉變為80后、90后甚至95后,他們成長于經濟和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在生活和消費方式上依賴網絡交易,而且擁有更獨立的思考能力,更深刻的價值認同,更成熟的保險消費理念。三是保險需求也更加個性化,不同年齡、職業、收入水平的人對于保險的需求截然不同,需求千人千面,比如年輕人需要高保額、低價值的保障產品,老年人對醫療、養老服務的需求更高,高凈值人群需要資產配置工具等。
“需要我們革新保險產品的設計理念,從以銷售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著力打造專屬化、定制化、靈活化的產品,從根本上匹配客戶需求。” 毛宛苑認為,近年來保險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險產品結構不斷調整,產品創新不斷。比如今年專屬養老產品試點將新興業態保險人員納入保障,重疾險定義改革、慢病保險、特定病醫療險等創新保險推向市場,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