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9月10日,皖儀科技最新的和訊SGI指數評分解讀出爐,公司在二季度獲得了略顯疲弱的61分。
整體來看,皖儀科技的季度指數在平穩鋪展中有所下滑,今年以來指數中樞下移,頹勢顯現,這與凈利潤的萎縮、成本的膨脹息息相關。
從股價看,上市至今,皖儀科技歷經了三個特征突出的價格運動階段,上市初期股價緩慢滑坡,探底后在價格的“平原”上漫長的徘徊,隨后開啟了直升式的攀崖模式,逐步收復失地,但是半年報中黯淡的盈利能力如果沒有發生趨勢性的逆轉,股價或將承受較為嚴重的阻力?
圖:皖儀科技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
皖儀科技是一家從事色譜、光譜、質譜類分析儀器的開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型企業。
根據披露的半年報,公司2021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9億,同比增長41.1%;實現歸母凈利潤145.2萬,同比下降16.1%,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每股收益為0.01元。
由此可見,皖儀科技營收規模有所提升,但是,利潤水平卻在下滑通道中失速墜落,最終以“增收不增利”的窘態慘淡收場。凈利潤較大的降幅同營業收入的擴大構成的強烈反差,一定程度上表明皖儀科技盈利能力和運營能力制約企業發展空間。
盈利能力的逐漸衰弱在成本和費用的漲幅中暴露無遺,根據財報數據,半年度營業成本9438.7萬,同比增長43.1%,高于營業收入41.1%的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0.7%。期間費用率為65.2%,較上年升高6.8%,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
財富的沃土:紅利生根,尚未開花
從行業前景和政策大勢來看,以皖儀科技為代表的新環保產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是重塑經濟增長動能,另外一方面是提升環境治理效益,可以說是充分統籌兼顧當前和長遠兩個層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十四五”時期,隨著新環保領域政策紅利的逐層落地,基于“碳達峰”“碳中和”大勢下的綠色產業規模必將進一步擴大,清潔能源、綠色制造等將成為行業焦點,聚焦于防疫等新型功能的環保新業態也將不斷涌現。
展開全文此外,當前的行業格局對皖儀科技有一定的有利因素,由于行業競爭程度較為充分,市場活力旺盛,但是技術護城河不寬,核心競爭力相對缺乏,行業集聚效應亟需進一步增強,這對身處行業頭部陣營的皖儀科技而言,無疑提供了更多的壯大自身的機遇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從一季度SGI行業評分來看,新環保TOP10榜單中上市公司不但與和訊SGI指數TOP30擦肩而過,同時也避免了陷落于LAST 30尾部地帶的風險,不溫不火的狀態與某些狂飆激進的板塊反差強烈,從皖儀科技相對平穩的長期徘徊在中游指數水平的狀態中,基本上也透露出行業一定的防御性避險屬性。
新環保領域的“金山銀山”并非想象中的那樣容易挖掘收獲,產業和政策的紅利已經生根,但是還沒有大范圍的開花結果,皖儀科技在上個月收到安徽創投出具的《關于減持股份計劃進展的告知函》,安徽創投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本次減持計劃數量過半,這或許表明了投資方對皖儀科技前景的偏悲觀取向。
運營的跌蕩:水深浪急 逆流而上
在公司經營中,皖儀科技也不得不面對兩股寒流的入侵,一方面是現金流受挫,從半年報數據來看,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5732.3%至-3584.8萬,指數的疲弱很大程度上是飽受現金流慘淡的困擾和研發創新乏力的制約,放眼整個環保行業,不只是皖儀科技陷入泥潭,眾多企業在這兩個方面同樣也是沉疴已久。
從行業現狀來看,新環保TOP10上榜公司在盈利能力、運營效率、現金流等各個維度上表現不甚理想,分化嚴重,收現比這一指標更是“冰火兩重天”,不少上市公司現金流“入不敷出”,嚴重虧空。
就技術體系而言,新環保行業在創新研發層面上長期維持著低水平的均衡競爭格局,這一結果遠遠滯后于同樣屬于技術驅動型的新能源、裝備制造等板塊。從皖儀科技的研發占比和投入規模上來看,也顯得低迷不振,顯然也帶有行業的共有弊端。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點擊下載和訊財經APP,1500萬理財高手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