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花葉
病葉、病果略微褪綠,仔細觀察病葉可見濃綠和淡綠相間的斑駁、病株無明顯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葉,也無畸形葉片
重型花葉
除褪綠斑駁外,還表現為病葉和病果皺縮畸形,葉面凹凸不平,嚴重時,葉片變硬厚,葉緣向上卷曲,幼葉呈現線形葉,生長緩慢,果實瘦小難以轉紅或只局部轉紅并出現深淺不同的線斑,矮化嚴重。
黃化
病葉明顯變黃,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矮化并伴有明顯的落葉。
壞死
病部組織變褐壞死或表現為條斑、壞死斑駁、主莖及生長點“枯頂”性壞死,造成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時整株枯干。
畸形
病株變形,出現畸型現象,如葉片變成線形葉,即蕨葉,或植株矮小,分枝,后期呈叢簇型、條斑型。
辣椒病毒病發病原因
辣椒病毒病主要由黃瓜花葉病毒和花葉病毒引起。黃瓜花葉病毒可寄生在黃瓜、辣椒等多種蔬菜作物中,主要由蚜蟲傳播。
花葉病毒可在干燥的病株殘枝內長期生存,也可由種子帶毒傳播引起,通過田間農事操作接觸病毒傳播。
高溫干旱、光照強烈、肥水缺乏、茄科連作、地勢低洼、雜草叢生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均可引起病毒病發生流行。
其實辣椒正常生長所需的土壤全鹽濃度為2000-3000毫克/千克,超過6500毫克/千克根系會出現反滲透而干枯,產量自然會下降。
建議:①種過3年以上的大棚,牛糞的畝用量可控制在2500千克以內,化學肥料減50%左右。
②全鹽濃度大的地塊重施農家肥、有機肥、腐殖酸肥和EM菌肥,提高土壤碳/氮比,松土透氣,解鹽降肥害。
③補充鉀、鈣、硼、鋅等大中微量營養,平衡土壤營養,為降低投入、連年持續高產創造條件。
據測定,每平方米栽4株辣椒,其植株營養消耗的光合產物占50%,果實可得50%;如果每平方米栽8株,其營養消耗的光合產物占70%-80%,果實只能占20%-30%。密植反而產量低,植株還會因爭陽光而向上陡長,通風不良又易染各種真菌、細菌害。
建議: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方法管理,以葉枝不擁擠為準,從而提高總產量和總效益。
包括各類農作物在內的各類植物,只要發生了病毒病,那么只要植物不死、植物體內的病毒就會一直存在,并且病株體內的病毒隨著植物體內細胞的分裂而不斷進行自我擴散,但寄生在植物體內的病毒一般會隨著植物而,植物分解后,植物體內的病毒一般也不會通過土壤或殘株向下茬作物繼續傳播病毒病。作物病毒病防治很難,而且是特別難防治!今天農技小背簍給大家講一講關于瓜果蔬菜病毒病的診斷防治方面的內容吧,主要原因有四點:
點:瓜果蔬菜上的病毒病(特別是越夏茬口的瓜果蔬菜)在近幾年發生的越來越多,瓜果蔬菜在出現病毒病后,而很多農民經常因為誤判為或真菌害而延誤了防治時機、加重了作物上的病毒病危害。
第二點:瓜果蔬菜上的病毒病在溫度高且氣候旱的情況下發生,從春季天氣回暖升溫后(4-5月份以后)一直到深秋天氣變涼前(10-11月份以前)都是病毒病的高發期(高溫干旱少雨環境發生率高、低溫潮濕多雨環境發生率低),從春季開始切斷病毒病傳播擴散的途徑、破壞病毒病傳播擴散的有利環境,從瓜果蔬菜苗期開始加強各項田間管理預防病毒病,早預防早、重預防巧防治、發病初期抓緊治,這是防治作物病毒病的關鍵所在。
第三點:瓜果蔬菜上的病毒病只能預防和控制(未發病前避免病毒傳播在田間作物上侵染,發病后通過讓已經發病顯現癥狀的顯毒鈍化成不再繼續自我、不再發病傳播擴散的潛毒),但不能根毒病(瓜果蔬菜一旦發生病毒病、病毒就就會與苗株同生共死一直存在株體內且不斷自我,目前還沒有哪種可以直接作物體內的病毒),但很多瓜農和菜農都不知道如何去預防與控制瓜果蔬菜上的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