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7日電(記者 李金磊)在日前舉行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貿易開放發展新趨勢高峰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表示,盡管面對疫情嚴重挑戰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低迷和貿易下滑,全球服務貿易發展依然給我們帶來堅定的信心。
信心從何而來?馬建堂表示,信心來自于服務貿易發展的潛力十分巨大,近十年來全球服務貿易平均增速達貨物貿易增速的兩倍,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和地位穩步提升。信心來自于貨物貿易復蘇對生產性服務的帶動強勁,世界貿易組織預計2021年全球貿易增長7%-9%,必將帶動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反彈。信心來自于各國正致力于提升疫情下貿易便利化水平,截至2020年末,已有超過93%的世貿組織成員批準了貿易便利化協定。信心還來自于數字化給服務貿易帶來了強大新動能,加強數字貿易合作正成為各國促進服務貿易恢復、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馬建堂認為,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是各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途徑。面對疫情嚴重挑戰,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信心、加強合作,更好推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助力實現世界經濟復蘇。
他建議,一要增進互信,深化服務貿易開放發展。各國應充分認識發展服務貿易的重要性,積極落實多邊《貿易便利化協定》,激發跨境服務貿易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為服務貿易發展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制度環境。
二要求同存異,共商共促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堅持開放包容、平等合作、互利共贏原則,以共商、共建、共享匯聚合力。強化數字基礎設施聯通,共推全球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貿易企業合作,持續優化數字貿易發展的制度環境。
三要聯合抗疫,加速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發展中和最不發達經濟體受疫情影響程度重于發達經濟體,各方應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合作與經驗分享,增強抗疫物資和疫苗供應,消彌“抗疫鴻溝”和“免疫鴻溝”。
四要匯聚眾智,增進智庫交流、強化智慧引領。在當前復雜形勢下,理性管控分歧,科學應對挑戰,推進共贏發展,迫切需要智庫弘揚科學精神和專業意識、發揮溝通四方、媒介上下的橋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