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9月2日,佳兆業國際樂園首期項目水世界、兒童世界正式開園,深圳多了新的網紅打卡點,消費市場變得更加熱氣騰騰。自上月2021深圳購物季啟動,8-10月全市將在全部轄區百個商圈,聯動千大品牌舉辦超五百場活動,優惠金額將超10億元,引發消費新期待。
9月2日,佳兆業國際樂園首期項目水世界、兒童世界正式開園。
“消費”成為深圳新的城市標簽
“消費”,逐漸成為深圳新的城市標簽。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和2020年各城市統計公報數據,去年深圳社消零售總額達8664.9億元,居全國第五。此外,深圳還被稱為“夜間消費最活躍的城市”,根據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深圳市餐飲消費研究報告顯示,深圳的夜宵交易額、訂單量在一線城市中夜間餐飲消費市場份額第一。由此可見,深圳消費力強,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展開全文基于這樣的消費潛力,深圳明確提出建設立足大灣區、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7月,深圳市制定《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創造消費新需求的行動方案(2021-2023年)》,啟動實施“十大消費行動”,以高效率服務、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消費新需求。
今年購物季區域屬性更加明顯
在這樣良好的消費氛圍下,讓我們將目光放在深圳各區。不同以往,今年購物季區域屬性更加明顯,參與度也更加高。活動中明確提出,各區將辦“一區一節”,策劃一場以上的主題促消費活動,充分挖掘深圳各區產業特色、商業特色、文化特色。
縱觀深圳各區的購物季活動可以發現,各區都能夠立足于城區的消費實際,進一步擴大已有消費產業優勢。而且值得關注的是,多個城區也已經開始搶占消費新賽道,文體、文旅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不少城區結合消費新業態不斷豐富新的消費場景,數字人民幣、網紅、直播經濟等成為新的嘗試。專家對于差異化發展表示贊同的同時,亦提出各區還需要在城區發展規劃之初就考慮未來產業與消費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的全國知名的網紅消費地標。
專家觀點
立足城區特色差異化發展,多點開花、百花齊放
從2019年深圳啟動首屆“鵬城八月歡樂游購”到今年升級成為“深圳購物季”,這已經是深圳第三次舉辦這類全城促消費活動。經過前兩年的全城聯動與推廣,這一活動逐漸成為深圳的消費品牌。深圳消費還需要做哪些文章?各區如何布局自己的消費版圖?專家們紛紛表示要立足城區特色進行差異化定位發展,同時要打造網紅消費地標,形成多點開花、百花齊放的格局。
各區消費布局立足本區特色
“今年購物季,全城優惠金額投入比往年規模更大,活動持續時間更長,可以預見對激發深圳居民消費潛力、促進深圳進一步做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會產生更大的作用。聚焦到各區,要立足本區消費特色來設計和開展相應活動。”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阮麗熔說道,“例如,羅湖作為深圳老牌消費核心區,零售、餐飲等業態齊全,黃金珠寶等時尚產業突出,也是數字人民幣的率先試驗區,在今年購物季期間推出數字人民幣APP用戶享折上折、煙火潮流夜市、深圳國際珠寶展等系列活動,就很能體現羅湖結合了自身的消費特色來做。大鵬抓住旅游特色,以佳兆業國際樂園開園、玫瑰小鎮劇本殺等一系列活動來吸引外來消費。”
在各區消費布局上,阮麗熔強調要進行差異化的發展。羅湖作為深圳商業的發源地,正借助城市更新、毗鄰香港等優勢,積極打造大灣區免稅城等商業項目,同時需要考慮如何利用深圳數字技術創新優勢來提升商業服務水平,率先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升級;福田作為深圳金融中心區,正致力打造“香蜜湖”新金融品牌,有望在高端消費領域進一步發力,建立國際品牌重要聚集地和國產商品的世界櫥窗;南山深圳灣商業片區、太子灣郵輪母港片區將是南山未來商業的重點區域,可以發揮南山科技、創意產業優勢,促進商業業態的創新,推動高端化國際化沉浸式體驗性商業發展,來吸引消費者。寶安、龍崗、龍華、鹽田、坪山、大鵬新區等也可結合自身特色,發展具有輻射能力的特色商業,吸引市內外消費者,讓更多消費能留在深圳。這樣一來,深圳各區都可以因地制宜來發展,助力深圳更好地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規劃之初就應考慮未來產業與消費深度融合
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亦表示贊同。“縱觀全深圳來看,消費正從‘單中心時代’向‘多中心化’轉變。早年在深圳生活的人都知道,東門、人民南和華強北等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商圈,不少人習慣在節假日跨區來到羅湖、福田消費。但隨著各區的商業綜合體越來越多,尤其是深圳文和友、歡樂海岸等網紅消費地標越來越多,大家越來越喜歡在家門口的商超消費,消費半徑在變小,呈現‘多中心化’的消費格局。在這個基礎上,各區應考慮自身的消費特點和老百姓消費能力,進行差異化商業布局,多引進有特色的網紅消費地標。”他說。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深圳市人大預算委專家周順波認為,消費產業差異化建設,要求規劃之初就應考慮未來產業與消費深度融合。“如今提起北京、上海以及廣州,諸如‘三里屯’、‘新天地’、‘天河’等地標性的消費區域,是全國人甚至海外游客都知曉的。但是深圳在近些年卻缺失了這樣知名度的商圈,上一個全國人民熟知的深圳商圈還是羅湖東門。從城區發展角度上看,目前產業發展和消費發展并沒有足夠的聯動與深度融合,完全可以從土地空間規劃的環節就將這樣的聯動融合考慮其中。”
統籌:南都記者 張一鎏
采寫:南都記者 謝宇野 張馨怡 陳紫嫣 顏鵬 邱墨山 劉詩豪 韋雯 張一鎏 見習記者 陳杏花 袁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