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打蠟好還是上漆好?工藝很重要
紅木家具是打蠟好還是上漆好?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家具時常常會糾結這個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很難輕易下孰優孰劣的定論,就像有人愛青菜有人愛蘿卜一樣,有些顧客喜歡上漆后的光澤與質感,也有人更愛打蠟后的自然古樸。
上漆:環保生漆可以延長紅木家具的使用壽命
通常人們所說的“上漆”指的是紅木家具中的傳統擦漆(也稱揩漆)。一直以來,紅木家具就有“南上漆北打蠟”的說法。
上漆在南方比較常用,一則南方空氣濕度大,往往需要通過上漆來保護家具,二則可以起到裝飾效果。
許多人聞漆色變,覺得上漆就一定不環保,其實上漆作為一種傳統手工藝
上漆以天然生漆為主要原料,其有極強的附著力、抗酸堿、耐腐蝕性能,對家具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并能產生良好的裝飾效果,這從大量的出土物上可以得到佐證。
尤其在南方,由于氣候比較濕潤,為了防潮,很多家具的表面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大大地延長了紅木家具的壽命。
而且,經過多次反復的打磨擦漆、上色等純手工做法對紅木家具進行表面處理,做出來的紅木家具木紋清晰、平滑流暢、色澤清瑩光澈,手感舒適,不僅提高了紅木家具的升值空間,而且增強了其藝術欣賞價值。
具體到制作工藝上,漆匠在上漆前需要對家具表面進行打磨,由于終要用漆將家具表面覆蓋住,因此上漆前打磨的主要目的是使木材表面平整,而不是光滑,相對于打蠟,上漆前的打磨要簡單一些。
家具表面打磨平整和除塵后,將漆均勻地擦在上面就能達到光滑明亮的效果。
?
如何區分貼皮紅木家具紅木家具翻新保養如何區分貼皮紅木家具
辨認貼皮家具,次要的是要理解貼皮家具的特點。這里分享五招辨認貼皮家具的辦法,以供消費者自創。
一招:看顏色與紋理
正常的紅木家具各部件正背面的紋理和顏色應該是有些許差別。眾所周知,由于同一塊厚木板需依照同一規格厚度或不同規格厚度停止切割,每一塊板材的正反紋理睬有所差別,且弦切與徑切所取得的花紋效果也不一樣,很少或許不能夠正反兩面的紋理和顏色完全分歧。紅木家具不像一般的家具用久用舊后會貶值,相反,如果使用保養得當,紅木家具不僅歷久彌新,而且能保值增值。
假如家具呈現正背面花紋、顏色完全分歧的狀況,則需求細心鑒別。
一些大型家具是貼皮的次要運用對象。普通狀況下,一件床或許長案的大邊厚度要在5cm以上,加工成成品料之前,普通會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故正反兩面的紋理和顏色應該是有所差異的。
但假如差異過大,甚至根本特征毫有關聯,則也值得疑心。購置家具時,應著重留意以下幾個部位,大柜側板、面心板、膛板、抽屜板等用料較薄的局部。
二招:聞滋味
爲家具貼皮,必定要用到膠。下面提到,傳統的包鑲家具運用的是大鰾。之所以用大鰾,是由于家具包鑲時容易起泡出皺,用大鰾方便把其中的空氣排出,用烙鐵一熨就非常平整,而很多化工膠都做不到這一點。
識別大鰾的辦法是用手用力摩擦家具的外表,摩熱后,聞起來有一股酸腥味。假使用的不是大鰾而是化工膠水,用此辦法可聞到的化學制品的氣息。關于上漆家具,這一辦法顯然不再,但可在家具背面或內外面停止實驗,由于這些中央絕大局部家具是不上漆的。
“生漆”工藝——打造紅木家具華麗的外衣
大家去紅木市場選購紅木家具的時候,大多數的賣家都會向消費者介紹說某款家具是上生漆的。那么,生漆是什么呢?為什么賣家要對消費者強調紅木家具是擦生漆的呢?
1
什么是生漆?
生漆,又名中國大漆,一種天然樹脂涂料,是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粘性乳液,經加工而制成的涂料。生漆是中國傳統的天然漆,主要成份為漆酸,在世界上素有'涂料'的美譽。
漆樹是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0米。樹葉呈橢圓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初夏開黃綠色的花朵,秋季結果成扁球形,外觀平滑呈黃色,生長到5-8年的漆樹就可以割取漆液了。
2
生漆是提升紅木家具附加價值的重要途徑
漆汁刷于物體表面,在空氣中能自己干燥結成原色硬膜,堅韌耐久,并能耐許多化學品的腐蝕。生漆用途非常廣泛,可以制造熟漆、廣漆和各種色漆。中國生漆在現代紅木工藝家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紅木工藝家具更是錦上添花。
3
生漆工藝
傳統擦漆的家具有溫潤如玉的感覺,而現代油漆不僅會有一股味道,并且擦漆工藝所產生的效果是一般油漆所無法比擬的。通俗的講,油漆的制作工藝是把漆覆蓋在木制品表面,越用越毛糙,而傳統擦漆是一層層將生漆反復吃進木質表面的毛孔內與木質混為一體,隨著使用年代久遠會越來越光滑。燙痕紅木家具、家具表面直接放置盛熱水的器皿,會在紅木家具、家具上留下白色的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