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熱油的稀稠程度以及流動性也就是導熱油的粘度。導熱油的粘度越大,說明了導熱油流動性越差,管道運輸導熱油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運動速率也就越大。高碳粘稠物進一步形成不完全石墨化沉積物,化學清洗只對尚未碳化的部分有效。但是導熱油的粘度并不是越大越好,有些粘度較小的導熱油中所含的低分子直鏈具有較強的熱穩定性,并且會受熱分解,進而導致導熱油的粘度發生變化。在正常的情況下,導熱油的粘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降低,但是在 一定的溫度下,導熱油粘度的變化會發生裂解的現象。如果導熱油的粘度超過原有技術指標的15%時,就停止使用該類型的導熱油 。
水分污染可以發生在多個環節,主要是操作和系統因素,如運輸、儲存及導熱油系統的原因導致導熱油污染和情況時有發生。運輸中槽車或包裝桶和導熱油儲槽沒有清理干凈,以及導熱油系統在清洗和試壓過程中沒有將水分排除干凈。那我們今天回答其中一種導熱油變質的原因:導熱油變質的原因有許多,但主要的是雜質的污染、熱裂化和氧化。水分污染多采用系統升溫排汽的方式來排除油品中的水分。混入的化學物質有些可以與導熱油在高溫下發生不明后果的化學反應,會給油品和加熱系統操作帶來難以預料和難以控制的危險。導熱油在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化學污染,一般難以處理。
導熱油工作溫度是導熱油選擇中需要確定的關鍵特性。在工作溫度指標得到滿足之前,討論導熱油的其它特性是毫無意義的。如果導熱油的粘度超過原有技術指標的15%時,就停止使用該類型的導熱油。在滿足該標準要求后,方可對其他重要特性,即粘性、密度、比熱與導熱性,加以考慮。高溫導熱油可在400℃高溫下運行。在溫度超過315℃時,只能選擇合成產品。低于該溫度可用礦物油基導熱油。
低溫導熱油為水基,包含乙二醇或者包含丙二醇。水基導熱油的低工作溫度可達-40℃。熱聚合反應因導熱油在加熱系統運行過程受熱而發生,該反應會生成稠環芳烴、膠質和瀝青質等大分子高沸物,其逐漸沉積于加熱器和管路表面,形成結焦。合成導熱油甚至可在較低的溫度下作業。合成烴基導熱油的低工作范圍可達-112℃。在選擇導熱油時,需對高溫與低溫應用領域的不同標準進行評價。在前一種情況下,熱傳導系數是一個重要參數,但必須與持久性相結合。
導熱油鍋爐系統清洗方法選擇:當導熱油鍋爐系統運行很長時間后,導熱油的粘度、閃點、殘碳、酸值會超標,直接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此時就應該及時清洗確保安全。其中包括模具溫度,模溫不均或不適當都會導致鑄件尺寸不穩定、鑄件頂出困難易變形,產生熱壓力、粘模、表面冷隔等缺陷。在線清洗(清洗劑為有機清洗劑):此清洗方法是把清洗劑混入系統中,進行緩慢清洗,周期較長,一般是三個月以上,優點是不清洗,缺點是清洗下來的殘碳仍隨油品流動,不能從系統去除,時間一久就又沉積在管線設備表面,這種清洗方法適用于短期因生產任務緊張不能的情況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