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道歉了。 6日晚,愛奇藝官方微博發文稱,對于“倒奶視頻”造成的不良影響,深感內疚自責;對于錯誤價值導向,負全部責任。 從媒體報道、輿論痛批,到藝人退賽、節目暫停、官方道歉,至此,多數人已達成形成共識,“倒奶事件”的靴子似乎全部落地。然而,寂靜不是輿論場的底色,作為事件主角,部分“飯圈”人仍“鳴冤”不止——自己花錢買牛奶,想倒掉怎么啦? 看似說得有理,實則仍在射程范圍之內。 正當消費天經地義,揮霍浪費情理不容。錢是勞動所得,牛奶是社會財富。據全球應對糧食危機網絡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全球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在2020年達到過去五年的最高水平。2020年,55個國家和地區的至少1.55億人陷入危機級別或更為嚴重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在此背景下,正常人掏錢買奶,是為了補充營養;腦殘粉隨意傾倒,何來談論“自由”的底氣?畢竟,人類發展乳畜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而非更快地作死。 個人癖好勉強理解,公共行為應當自律。我們不妨做這樣一種假設——如果說,某人得了傾倒牛奶的怪病,一天不倒就茶飯不思、精神萎靡。那么,作為一種個人癖好,我勉強能理解他花錢買牛奶、然后偷摸傾倒過癮的行為。但據公開報道,涉事藝人和粉絲們并沒有這種這種怪癖;從視頻上看,倒牛奶大軍浩浩湯湯,摩肩接踵,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愛”。好吧,既然你選擇了理直氣壯,就別怪我火力全開。 西諺有言:“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多少蠢行肇始于對自由的曲解、對權利的誤讀。老實說,我能共情這些腦殘粉的理直氣壯,畢竟“人不中二枉少年”。如今,我年近三旬、發際漸高,雖然被領導稱作年輕人,但早被更年輕的小伙伴貼上“食古不化”的標簽。以至于任何說理,都會被一句“你在教我做事”懟回去。 可我還是想說。要論原因,那便是魯迅先生的名言:“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文章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