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1核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1染性疾病,每年約有200萬人死于該病,其死1亡率在傳1染性疾病中僅低于艾1滋病,隨著醫1療診斷技術的迅猛發展,結1核病病理診斷經歷了單一形態學和聯合特殊染色,到如今利用分子病理基因檢測技術進行準確診斷的三個階段。
我科早在全1國建立了系統性結1核病分子病理診斷技術的平臺,率1先將分子病理診斷技術在結1核病中應用并推廣,解決了傳統病理對菌陰肺結1核及肺外結1核病的診斷率低、結1核病與非結1核分枝桿1菌病無法鑒別以及耐藥結1核病無法診斷等難題。同時,我科作為中華醫學會結1核病學分會金1牌病理培訓基地,負責組織制定了結1核病病理診斷規范、培訓了大量的專1業技術人員,為形成結1核病病理學綜合診治新模式做出了卓1越貢獻!
滴加FITC-TSA:滴加FITC-TSA試劑,避光室溫反應5min。后TBST洗3次×10min,PBS洗1次×5min。
DAPI復染核:切片滴加DAPI染液,避光孵育8min,沖洗后滴加抗熒光淬滅封片1劑封片。
鏡檢拍照:切片于尼康正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采集圖像。(紫外激發波長330-380nm,發射波長420nm,發藍光;FAM(488)綠光激發波長465-495nm,發射波長515-555 nm,發綠光;CY3紅光激發波長510-560,發射波長590nm,發紅光。)
在酵母雙雜交系統中,BD與X蛋白融合,AD與Y蛋白融合,如果X、Y之間形成蛋白-蛋白復合物,AD與BD會在空間上充分接近,重新構成結構域,啟動報告基因的轉錄。擁有BD質粒的酵母可以在某一缺陷培養基上生長,擁有AD質粒的酵母菌可以在另一種缺陷培養基上生長,通過接合(mating)或共轉化使酵母同時擁有AD與BD質粒。如果BD上的目的蛋白與AD上的誘餌蛋白存在相互作用,這樣的酵母可以在三缺及四缺的培養基上生長,并啟動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