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的運輸
在運輸過程中應保證商品混凝土勻質性,達到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 GB 50164-2011)規定,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到澆筑完畢的持續時間,如果采用攪拌車運輸,強度等級不大于C30,氣溫不大于25℃時為120min,氣溫不小于25℃時為90rnin;強度等級不小于C30,氣溫不大于25℃時為90min,氣溫不小于25℃時為60 min。
(1)商品混凝土的運輸必須使用攪拌車,在運輸過程中須保持簡體旋轉,以每分鐘約2~4轉的慢速進行攪動,以確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得產生離析和失水現象。在攪拌車簡體上鋪上濕布,噴水冷卻,降低筒內溫度,減少坍落度損失。
(2)攪拌車運送商品混凝土的時間應控制在1h內卸料完畢,當氣溫高于30℃或運距較遠時應考慮采取緩凝措施,混凝土運到現場須在30min內開始卸料,否則會影響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混凝土質量。
(3)商品混凝土的運送頻率(供料速度)應保證施工現場的需要,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如澆筑部位為灌注樁,供料速度保證每根樁的澆筑時間按初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
(4)商品混凝土的運輸人員應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①商品混凝土必須由混凝土攪拌車直接運送到施工現場。
②混凝土攪拌車自裝料至卸料,攪拌筒必須一直轉動,以保持混合料的均勻性。
③混凝土攪拌車應保持筒內無積水方能裝料。
④嚴禁在運送混凝土中途和卸料時向攪拌筒內任意加水,任意加水的混凝土嚴禁使用。
⑤混凝土攪拌車每運送一次應沖洗一次攪拌筒,裝料前須倒凈攪拌筒內積水,防止影響混凝土水灰比。工作完畢后必須對筒內、外進行清洗,嚴禁將余料隨地亂倒亂排。
⑥混凝土攪拌車運輸人員隨車攜帶由廠家出具的發料單。發料單應標明收料單位、地址、工程名稱、發車時間、強度等級、數量等內容。澆筑現場應派專人對料單進行驗收,每到一車,都要檢查料單內容,防止混凝土車誤送或超過初凝時間到達工地
澆筑混凝土注意事項有哪些:
1、在澆筑前,底下要先鋪2-3cm厚的水泥砂漿。
2、在入模時,不可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架。若澆筑高度超過2米的,要使用串筒、溜管下料。3、要在5個小時澆筑完,避免在澆筑時出現冷縫等問題,并且兩次澆筑時間要控制在1.5小時以內。此外在澆筑時,要不斷的進行振搗,直到混凝土表面不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注意在振搗時,插點要按照梅花形的排列進行,移動的距離要小于40厘米。
4、在澆筑梁板時,要先從梁柱位置開始,然后再使用趕漿法向前澆筑,但不能出現冷縫。
5、在澆筑時,要把握好砼的均勻度和密實度,若兩者變化比較大的,要及時處理。此外,在澆筑砼時,要避免砼分層離析。6、在澆筑時隨時查看模板、支架、鋼筋的狀況。如有變形、移位的,要及時調整或處理。
7、在澆筑及靜置時,要做好防裂處理。如果表面泌水太多的,要做好引流,但引流時不能帶走灰漿。
8、在澆筑時,要立即去除模板、鋼筋和預埋件上面的灰漿。9、在澆筑拱形時,兩邊拱腳要對稱進行。在澆筑儲倉時,下口的位置要封閉,之后要搭設腳手架,避免人員墜落。
10、在夜間澆筑時,照明設備要充足。
11、在快完工時,要估算材料剩余的數量,并做好合理調度。
12、在澆筑完成后,要進行2-3次抹壓工作,之后再覆蓋養護,等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再灑水潤濕,蓋上塑料薄膜。
混凝土施工需要注意哪些
1、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之前,是需要確定其施工的區域是哪里,然后加入比例合適的材料,將其攪拌均勻,這樣調好的混凝土便可達到相應的強度,滿足使用。
2、當混凝土攪拌好了后,是要在3~5個小時內,將其使用完,否則很有可能導致混凝土出現凝結的情況,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對于施工將帶來較大的麻煩。
3、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不斷使用振搗棒進行攪拌,直到混凝土的表層不會產生氣泡后,便可停止振搗,從而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能夠達到zui佳狀態。
4、混凝土澆筑施工完后,是要及時估算出剩余需要使用的土量是多少,若是有缺少的,及時聯系相關的部門安排,并提供足夠的土量,以保證施工正常。
5、在混凝土施工后,要對混凝土的表面做一定的處理,如用毛刷在表層做拉毛施工,且要對混凝土的表層做適當的養護工作,而施工的時間,一般七天即可。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準備
1.做到班前交底明確施工方案,落實澆筑方案,使施工人員對澆筑的 起
點及澆筑的進展方向做到心中有數。
2.為了確保澆筑連續進行,對每次澆筑混凝土的用量計算準確,對所有
機具進行檢查和試運轉,并準備好一旦出現故障的應急措施,保證人力、 機械、
材料均能滿足澆筑速度的要求。
3.注意天氣預報,不宜在雨天澆筑混凝土。在天氣多變季節施工,為防
止不測,應有足夠的抽水設備和防雨物資。
4.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檢查。應確保尺寸正確,強度、剛度、穩定性 及
嚴密性均滿足要求。對模板內雜物應進行清除,在澆筑前同時應對木模 板澆水,
以免木模板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5.對鋼筋及預埋鐵件進行檢驗。應請工程人員共同檢查鋼筋的級別、 直
徑、位置、排列方式及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認真做好隱蔽工程記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