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床養鴨
大家可能聽說過這種發酵床模式,但是為常見的可能就是發酵床養豬,其實這種模式只是利用生物科學技術去進行養殖。把鴨子的糞便分解成為一些有益的微生物,然后再供它們食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發酵過程,利用菌群生長繁殖完成尿糞的降解。
這種模式是一種型的養殖模式,它是我國現有的比較環保,安全,新型的一種養殖項目。小編認為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養鴨的局限性,在飼養的過程中大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把科學技術運用于農業之中。
雛鴨的飼養管理
1、雛鴨出殼后24小時內一定要飲到水,并在飲水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補充營養,以增強雛鴨的抵抗力。另外,將雛鴨放在1-2厘米深的水盆中進行點水。天氣暖和時,點水可在室外進行,一般用竹筐裝好抓到清水塘邊,將竹筐輕輕侵入水面少許,每日2-3次,每次3-5分鐘,以后逐日延長嬉水時間。
2、開食時一定要在全部雛鴨飲到水后進行,可用少量的碎米、碎玉米和細麥糠,并適當補充些洗凈的青飼料。初幾天,應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熱高溫而中暑,站不起來或昏迷的雛鴨,可將其放于陰涼地面,用風扇吹其身,并飼喂些解暑藥如:維生素C和維生素。
肉用鴨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在肉用鴨育雛前需要對鴨舍進行消毒,包括墻壁以及地面的沖洗。接著選用0.3%的消毒液進行噴灑式消毒。對于一些密閉性比較好的鴨舍,每立方米用40毫升和20克的高熏蒸12小時。同時將飲水器、飼料槽等用具進行消毒。消毒完畢之后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育雛舍經過消毒之后,要避免沒有經過消毒的用具搬入其內,目的是減少重新污染的機會。
1.開風機時,有人值班!
2.防暑降溫(靠近風機位置加風扇),棚外加遮陽網,陽光西曬。防雨水進鴨棚,飼料防潮!
3.打針,轉群、剪嘴、斷趾,早晚進行
4.育雛不超溫出汗、不吹涼風
5.早、晚喂夠料,飲水充足不斷水,飲水添加:vc,正氣,小蘇打,輪換使用。
6.發酵床防水,加菌,翻耙,清理稀糞正常發酵
7.鴨棚周邊除草,綜合方式滅蚊蟲(飲水、噴霧、蒼蠅貼、蒼蠅藥)
l1.夏季光照時間長
l2.氣溫高
l3.雨水多
l4.蚊蟲多
l5.植物生長茂盛
l6.食物容易發霉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