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概述
(1)為什么要掌握電磁兼容技術
產品要通過認證,走向國內、外市場
電磁兼容標準強制實施
高速數碼電路、開關電源廣泛使用
產品多功能化、微電子化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開發周期越來越短
環保、無線電管理的需要
(2)電磁兼容標志性i事件
1934年國際無線電干擾特別委i員會( CISPR)成立
1944年德國電器工程師協會制訂世界第—個電磁兼容規范VDE 0878
IEEE射頻分冊(RFI)從1964年改為電磁兼容(EMC)分冊
我國1990年第—屆全i國學術會議
電磁兼容術語
騷擾限值(limit of disturbance)
對應于規定測量方法的zui大電磁騷擾允許電平。
抗擾性限值(limit of immunity)
規定的zui小抗擾性電平。
發射裕量(emission margin)
設備或系統的電磁兼容電平與發射限值之間的差值。
抗擾性裕量(immunity margin)
設備或系統的抗擾度限值與電磁兼容電平之間的差值。
耦合途徑(coupling path )
電磁能量從源到另一電路或裝置所經的途徑
地耦合干擾(groud –coupled interference)
電磁騷擾從一電路通過公共地或地回路耦合到另一電路從而引起的電磁干擾。
干擾抑制(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削弱或消除電磁騷擾的措施。
電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creen)
用來減少電磁場向指i定區域穿透的措施。
人工電源網絡(artificial mains network)
串接在被測設備電源進線處的網絡。為騷擾電壓的測量提供規定的負載阻抗,并使被測設備與電源相互隔離。(又稱線路阻抗穩定網絡 line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 (LISN) )
差模電壓(differential mode voltage)
一組規定的帶電導體任意兩根之間的電壓。
共模電壓(common mode voltage)
每個導體與規定參考點(通常是機殼或地)之間的電壓。
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抗擾度(電源試驗)
標準依據
IEC 60571 鐵路應用--機車車輛用電子設備 3.1 條款
試驗目的
評估設備的供電電源端口在外部供電電源發生波動時的性能
電源電壓變化
0.6Un~1.4Un之間,不超過0.1s的電壓波動(如輔機啟動或充電機電壓振蕩時),電子裝置不應引起功能的差異。
1.25Un~1.4Un之間,不超過0.1s的電壓波動,不應引起損壞。電子裝置在波動期間可以不具有全部功能。
電源間斷
輸入電壓中斷10ms以下時,定義如下:
——S1級:無間斷
——S2級:10ms間斷
這時不應引起裝置的任何故障。規定的時間是針對標稱電壓而言,級別選擇應由系統
設計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