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Concrete),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蒸汽法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的蒸汽養護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于5℃,灌筑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后方可升溫。
(2)升溫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zui大不得超過65℃,恒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
混凝土冬天施工:
(1)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5d穩定小于+5℃,即進入冬天施工。
(2)加熱原料、拌和、運輸、澆筑養護等,應按冬季施工方案施工。混凝土出機溫度不能低于防凍劑混凝土出機溫度。+10℃,入模溫度不能低于+5℃。
(3)冬天認真檢查外加劑摻量,測量水和骨料的加熱溫度,及其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在模具溫度下,骨料務必清理,不含冰雪等凍結物,混凝土攪拌時間比常溫延長50%。
(4)混凝土養護應做好溫度測量記錄,初始養護溫度不能低于防凍劑規定溫度,當溫度小于防凍劑規定溫度時。強度不可小于4MPa。
(5)拆除模版和保溫層時,應將混凝土冷卻至+5℃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超過15℃表層應覆蓋維護,使其漸漸地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