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當今航運發達國家所用分節駁船的雛型。12世紀初,中國首先將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導航。15世紀初至30年代,明朝航海家鄭和率領巨大船隊七次下西洋,經歷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凡此表明,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的水路運輸事業不論在對本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方面,或是在開展對外貿易和國際交流方面,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清時期,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尤其自1840年開始的外強入境以后,中國水運事業的發展受到了阻礙。
2、用角向磨光機或鐵砂布將破損面或者需要粘接的玻璃鋼面打磨粗糙,不宜過度打磨,打磨面要大于破損面。
3、依據打磨面剪裁玻璃纖維布,粗布六到八層細布兩層,應先粘貼粗布,后粘帖細布。
提起電動游船,人們馬上會想到公園水池里的玩具式的小船。顯然這不是我們所希望普及的那一種,兩者不可同日而語。當我們把它們放大到續航力為100千米時,又如何呢?由于與電動汽車一樣的原因——蓄電池的低能,目前的電動旅游船只能是工作于有基地的特定水域的區域范圍的小游艇。從這一層意義上看,與傳統柴油機船舶的規模相比較,目前的民用電動船舶都是小船。當然,在未來可以實現船舶大型化的目標,電力推進依靠蓄電池與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結合還可以用于海輪。然而在目前,從工程規模上看,我們的蓄電池全電動旅游船,是省掉柴油機低效環節的環保節能的高能的小船。
我們推出的是蓄電池電動旅游船,用途是旅游,不是運輸,不是為了趕路程,是在大景區進行水上游樂的設施,是停靠碼頭和游覽景點的代步工具,是個性張揚的水上旅游節目,類似于東西湖和秦淮河上的花船,又具有現代個性化自助的性質和特色。提起旅游船,人們馬上會想到長江之中的豪華游船,它們是用于長距離旅游的傳統柴油機大型船舶。如果說它們是水上賓館的話,那么電動小船就是水上“農家樂”。從市場角度看,它們各有優勢。
船體修補步驟及方法
一、把待修部位洗干凈并且處理干燥;
二、把壞損面打毛糙,打毛面一周應大于破損面五厘 米;
三、比著打毛面剪布,布的面積應小于毛面一厘米,一般需要六層左右,依船大小來定布層;
四、取大包裝溶液(樹脂與紅料的混合液)半碗,放入小包裝溶液(白料)一小酒杯,夏季應減少,然后攪合均勻;
五、快速的刷膠到打毛面,然后鋪一層布上去,再用膠浸實浸透布層,接著再帖布上去,再刷膠,一直到合適布層為好,布層少無強度漏水,布層過多,和船身不能同步振動,補層易開裂,所以布層要適當,后一層,若有細密的布,就用細密布,這樣表面細膩美觀;
六、等待一天左右的時間,待修補物完全固化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