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途上來說密封膠適用于材料的粘結密封,具有一定的抗老化性能.玻璃膠用于室內材料的粘接,抗老化性能差。
1、玻璃膠,是一種家庭常用的黏合劑,主要成分為硅酸鈉(Na2O·mSiO2)和醋酸以及有機性的硅酮組成。硅酸鈉易溶于水,有粘性,南方也稱水玻璃,北方也稱泡花堿。
2、玻璃膠是將各種玻璃與其它基材進行粘接和密封的材料。主要分兩大類:硅酮膠和聚氨酯膠(PU),硅酮膠又分為酸性膠和中性膠、結構膠等。聚氨酯膠分粘接膠和密封膠。
3、由此可以看出結構膠是玻璃膠的一種。結構膠指強度高(壓縮強度>65MPa,鋼-鋼正拉粘接強度>30MPa,抗剪強度>18MPa),能承受較大荷載,且耐老化、耐疲勞、耐腐蝕,在預期壽命內性能穩定,適用于承受強力的結構件粘接的膠粘劑。
中性硅酮透明膠變黃是什么原因?
答:中性透明膠變黃是膠漿本身存在缺陷,主要是由中性膠內的交聯劑和增粘劑引起的,原因是這兩種原料帶有“胺基”,胺基是極容易引起發黃的,很多進口的玻璃膠也是因此有變黃的現象。另外中性透明膠如果與酸性玻璃膠同時使用,有可能導致中性膠固化后變黃;也可能是膠的存放時間長會產生影響或是膠與基材發生反應所致。
雙組份密封膠是通過A、B組份之間發生化學反應進行的。A、B組份分開密封儲存是穩定的,一旦將A、B組份混合,他們就開始反應,所以A、B組份混合后就應立即使用。雙組份的固化反應不需要空氣中的水份參與,因此它的固化是由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完全固化時間與膠的厚度無關,因此反應與是否接觸空氣也無關,只要將A、B組份混合在一起,即使在密閉狀態下也會固化。
以下是密封膠固化性能的幾個概念:表干:密封膠打出來時是膏狀的,用手指或其他材料接觸它的表面時,膠料會粘附在手指或材料上。密封膠打出來以后,表面接觸水份開始固化結皮,當表皮形成以后,再用手指或材料去接觸起表面時,就不會再有膠料粘附在手指或材料上了。這就稱之為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