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基礎示波器要考慮的因素采樣率和存儲深度采樣率和存儲深度是示波器的另外2大重要指標。為什么要把它們放一起講呢,因為它們和波形記錄時間一起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系:采樣率 = 存儲深度 ÷ 波形記錄時長數字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實際上是一個一個的采樣點,這就像一張照片一樣,采樣點越多信號就越接近真實。采樣率表達的就是示波器每秒捕獲這些采樣點的能力,比如1GSa/s的采樣率,說明示波器每秒鐘能采集10億個采樣點。而存儲深度表達的是示波器一屏幕可以包含多少采樣點,比如28Mpts存儲深度,說明示波器一屏幕可以有2千8百萬個采樣點。我們要保證采樣率至少是被測信號帶寬的2倍以上,事實上我們更建議是3-5倍以上,這樣更容易捕獲波形的異常信息。這里要注意一點的是,采樣率還分為等效采樣和實時采樣,現在的示波器標注的基本都是實時采樣率了,因為等效采樣只適用于周期性變化的信號。如果在購買示波器的時候發現采樣率和大眾價格有偏差的,一定要問賣家標注的是實時采樣還是等效采樣。
選擇基礎示波器要考慮的因素通道數示波器常見的有2通道和4通道,考慮幾通道示波器適合自己的問題,主要考慮自己是否有同時測量3-4個信號的需求,如果沒有,則選擇2通道示波器即可。波形捕獲率數字示波器對信號的采集存儲和處理顯示是無法同時進行的,因此當示波器在處理顯示的時候,就會漏掉一部分信息,也稱之為示波器的死區時間。波形捕獲率表達的就是示波器每秒能采集多少次波形的能力,這個能力越大,死區時間就越小,也就越容易捕獲到異常的波形。這里要注意的是,波形捕獲率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示波器各種設置的改變而改變,一般廠家標注的波形捕獲率是能達到的值。
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電子測量儀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見的電信號變換成看得見的圖象,便于人們研究各種電現象的變化過程。示波器利用狹窄的、由高速電子組成的電子束,打在涂有熒光物質的屏面上,就可產生細小的光點。在被測信號的作用下,電子束就好像一支筆的筆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繪出被測信號的瞬時值的變化曲線。利用示波器能觀察各種不同信號幅度隨時間變化的波形曲線,還可以用它測試各種不同的電量,如電壓、電流、頻率、相位差、調幅度等等。
電源紋波是電源性能直觀的表現,直流穩壓電源一般是由交流電源經整流穩壓等環節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在直流穩壓量中多少帶有一些交流成分,這種疊加在直流穩壓上的交流分量就稱之為紋波。首先探頭要選擇合適的檔位,如果電壓比較大,或者對帶寬要求比較高的情況下可使用X10檔,普通情況下建議使用X1檔,避免不必要的噪聲衰減影響紋波的測量。同時,記得要將示波器通道的衰減比也調成X1。
紋波屬于是交流成分,所以“通道耦合”方式應該使用交流耦合方式,從而限制直流信號的輸入。另外,示波器的垂直檔位可調范圍是有限制的,所以當直流信號過大時可能會導致無法看到紋波。選擇交流耦合可以只顯示交流紋波信號,方便觀測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