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鉆鏜床的基本工藝:進給速度:根據加工工件情況和工藝情況確定,一般在10-100mm/min。根據用戶的需求,深孔鉆鏜床可帶鉆桿箱,工件可低速旋轉,刀具高速旋轉,提高加工效率。
限氯化石蠟作為極壓抗磨添加劑用于切削液由來已久,有很好的加工效果和長期的使用實績。但是,1984 年美國NTP(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用含氯58~60%的C12 氯化石蠟和含氯40~43%的C23/24 氯化石蠟進行了大白鼠和小白鼠的終身經口喂食試驗。1986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確認,含氯58~60%以上的C12 氯化石蠟對大白鼠和小白鼠均呈陽性反應;擁有刮鏜滾光機的機床在構造上有何特點刮鏜滾光機主要針對鋼管進行刮削滾壓加工,效率可達1分鐘可加工2-3米。 而含氯40~43 % 的C23/24 氯化石蠟的試驗結果不確定。
干式切削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切削液,可徹底避免切削液的壞的影響,同時也放棄了切削液所能帶來的好處。干式切削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切屑形成過程中潤滑性差,導致刀- 屑、刀工界面上摩擦劇烈,能耗大,發熱多,加上冷卻不力,因而刀具損耗快、工件熱變形等等;另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機床與工藝裝置的銹蝕以及工件的短期工序間防銹問題。用干式(包括冷風、液氮)切削后,通常需要增加機床和工件的防銹處理以及之后的清洗處理,特別是在高溫、潮濕的地區和季節。其結果是減少了切削液卻增加了防銹液、清洗液;進給速度主要是根據加工工件情況和工藝情況確定,一般在10-100mm/min。從總體上看,有時并不能有效地達到減輕環境負荷的目的。此外,加工過程中的沖洗、排屑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特殊處理。
加工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機械加工的效率,切削液就是其中之一,切削液在加工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面的一個公式:一定時間內的產量=機床單位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有效生產時間。通過公式可以清楚的看出如何提高機床的單位生產效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單位進給量,增加主軸轉速,縮短工件夾裝和換刀的時間等。其中提高單位進給量和增加主軸轉速就涉及到了切削液的選擇。切削液在金屬切削過程中起潤滑、冷卻、清洗(把切屑帶入排屑槽)和防銹的作用,其中潤滑、冷卻與加工速度直接相關。用溶于水的PAG可配制成合成溶解液(Syntheticsolution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