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電磁輻射存在環境本底中,但輸變電線站、電信廣播移動通訊、機車、等高頻設備等人為設施輻射超出了環境本底值,尤其是高頻設備會危害人的健康,特別是孕婦。電力、通訊等行業都出臺了相應的電磁輻射檢測方法和標準,要求按照《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對環境電磁輻射進行檢測。
另外,環境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α、Β和γ射線、其中γ射線能夠穿透人體,造成危害,土壤、磚瓦、石材以及特定設備產生γ射線,需要測量其環境本底值以及材料儀器放射強度。
人為的電磁輻射源主要包括:
1、電腦、電視、音響、微波爐、電冰箱等家用電器。
2、手機、傳真機、通訊站等通訊設備。
3、高壓電線以及電動機、電機設備等。
4、飛機、電氣鐵路等。
5、廣播、電視發射臺、手機發射、雷達系統等。
6、電力產業的機房、地面工作站、調度指揮中心等。
7、應用微波和X射線等的設備等
工頻磁場抗擾度測試試驗的磁場波形為工頻正弦波形,測試設備有試驗發生器、感應線圈、接地板等。試驗磁場由注入感應線圈中的電生。參考接地板與實驗室的安全地在一起。試品放在參考接地板上,中間由0.1m厚的絕緣物墊起。試驗用的電流發生器應放在離線圈不超過3m遠的地方,一端與參考接地板相連。
工頻磁場是由設備附近導體中的工頻電流或附近的變壓器泄露產生的騷擾產生,對于附近的導體產生的工頻磁場,分為兩種情況:
正常運行條件下,產生穩定的磁場,幅值較小。
故障條件下的電流,幅值較高,持續時間較短的磁場,可能造成保護裝置,如熔斷器動作。
變電站輻射監測
變電站等輸變電工程輻射檢測項目包括: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無線電干擾;具體檢測流程及費用可以在線中科檢測工程師了解,檢測標準要求如下:
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HJ681-2013
直流輸電工程合成電場限值及其監測方法GB39220-2020
高壓交流架空送電線無線電干擾限值GB15707-1995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輸變電HJ24-2020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輸變電HJ705-2020
人體對放射性的耐受能力比較低(越高等的動物對放射性的耐受力越低)。
1、放射性輻射都有傷害,劑量越大傷害越大,沒有安全值。“一定量的輻射對人體有益”沒有根據。
2、對于,輻射傷害的效應是累積性的。
3、每接受1西弗的輻射傷害(300到400年背景輻射),患病概率提高5.5%(,即如果本來患癌概率是30%,增加5.5%后就是35.5%)。
4、涉及輻射傷害的設施(環境)安全標準中,普通人一年接受的額外輻射不能超過5毫西弗,人員一年不超過50毫西弗,五年總和不超過100毫西弗。
5、短期內接受到100毫西弗以上的照射,就可能患急性放射病(淋巴細胞,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高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