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數據水印原因
數據泄露無法溯源定責
在目前新興的外包數據庫服務模式中,數據庫服務器由非可信的第三方提供,數據庫的物理文件可以輕易被第三方拷貝,數據擁有對數據庫實施版權保護的需求也日益迫切。Internet的快速發展促使這些數據供應商提供遠程訪問數據庫的服務,用戶在支付一定的使用費之后便可以遠程登錄數據庫,使用里面的數據。雖然遠程登錄服務能為終端用戶提供極大的方便,但數據供應商也同時面臨數據被的危險。如果將他從數據庫里獲取的大量數據轉賣給他人,這些信息機構將會蒙受很大的經濟損失。對于上買賣的泄露文件,也沒有辦法溯源其泄露源,數據過程泄露無法對事件定責追溯。
數據水印嵌入方法
數據庫水印算法一方面需要更好地將水印標識信息隱藏到數據庫中,另一方面需要滿足嵌入后的透明性——僅允許一定范圍內失真,因此它本質上可看成一個帶約束條件的化問題。從信號角度看,數據庫水印嵌入過程可用看成一個大信號疊加了一個小信號,經過有噪信道后,如何檢測到小信號——小信號的編問題。根據水印嵌入過程是否需要改變原始數據庫的元組的屬性值和格式。
多種數據水印
不可見字符水印:不改變數據表外觀的前提下,將需要嵌入的水印信息通過編碼和替換轉化為不可見字符串,嵌入到表格特定位置,實現在無格式表格中附加信息。
背景水印:在文件(文檔、圖片等)上產生可見的改變,但這種改變并不嚴重破壞宿主數據的內容,宿主數據的視覺真實度并無顯著下降。適合于標識版權,用于防止或阻止使用受版權保護的高質量文件。
數據庫水印的應用場景數據分享
在分享的數據中添加可以鑒別接受方的水印,以要求接收方對數據進行保護,當數據發生泄漏時,可以識別出泄漏責任方。
數據傳輸:為防止傳輸中數據發生泄漏,可以事先添加水印,完成傳輸后可以通過工具擦除水印,恢復數據原樣。
數據防攻擊:對運行中的數據,可以通過添加水印,配合數據訪問審計等技術手段,可以在數據發生泄漏后追溯泄漏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