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規范
CO2單面焊雙面成型工藝的焊接規范是比較靈活的,它與焊工的技能和熟練程度有關。選擇焊接規范時應注意焊接電流和
電壓的匹配,確保焊縫的良好成型。熟練的焊工,能夠使用較大電流的焊接規范,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焊接電流大不宜
超過230A(焊絲直徑ф1.2)。
操作要領
CO2單面焊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焊接方法。盡管影響焊縫雙面成型的因素很多,如設備性能、氣候、施工空間環境、網路電
壓、人員素質等,但更重要的是人員素質。焊工素質表現在認知面(理論水平)、技能技巧、熟練程度和工作態度等方面。
因此,即便使用了合適的焊接規范參數,想要獲得滿意的焊縫質量,還必須掌握準確的操作方式和技術要領。
燃弧點位置
采用單面焊時,燃弧的位置十分重要,如圖3所示。由于進行CO2單面焊時,電弧的電流密度較大,在熔池前端的母材上形成半圓孔,隨著電弧的前進,熔化金屬不斷填滿此半圓孔。操作時必須使燃弧點處于熔池中心,如果燃弧點太靠前,如圖3中B點的位置,則會使鐵水過早前淌,使熔寬減小,嚴重時導致兩底邊未熔合。若燃弧點太靠后,如圖3中A點,使鐵水前淌過緩,會增加熔寬,焊縫下垂過多,且容易使焊縫正面形成中間高、兩邊低的形式,這樣在上面一層焊接時會導致兩邊夾渣。正常的打底焊成形應是焊縫反面適當,焊縫正面為中間低,兩邊成弧狀過渡。
焊絲的角度
單面平焊時可以采用左焊法,也可以采用右焊法,右焊法時熔敷金屬的厚度較薄,反面成型較美觀,但焊強會擋住操作者的視線,影響對熔池前端的觀察。采用左焊法時,焊接速度要比右焊法慢,操作者能較好的看到熔池的前方。
焊接過程控制
為確保焊接質量的可追溯性,采用點溫測量儀實時記錄溫度的變化,當不斷填充焊接時,試樣在空氣中降溫速度也逐漸放緩。在填充第5道焊縫后,立即測量,在焊縫熔合線處溫度達到值,焊后4分鐘(清理焊道藥渣時間),再次測量,發現在熱影響區,距焊縫10~30mm之間溫度場達到值,溫度通過熱傳遞現象,點在慢慢向外圍擴散,
經不斷試驗發現,當焊縫層間溫度處150~ 250℃的區間,符合船舶鑄鋼焊接工藝。當不考慮熱影響區的溫度繼續焊接后,經做彎曲試驗,發現在母材熱影響區試樣直接斷裂,出現母材脆化現象。當通過控制母材熱影響區的溫度,使之處于150~200℃區間焊接后,經彎曲試驗,未出現母材脆化。拉伸、沖擊也符合船舶建造工藝要求。
焊接襯墊產品質量、技術性能符合造船規范和船舶行業標準認證。把襯墊放在鋼板和工件所規定的形狀和尺寸的坡口背面,從正面焊,既能雙面一次成形,背面焊縫成型飽滿,焊跡整齊。該產品耐潮性能良好,焊接時電弧穩定,保證焊接質量,提高工效,極大的改善了焊工工作條件。陶質焊接襯墊適用于造船、橋梁、鍋爐、壓力容器、鋼結構等行業的焊接工藝。一種粘貼式陶質焊接襯墊,供一般結構鋼和普通低合金結構鋼平、立、橫向位對接單面焊用,操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