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只有一臺機組運行時或負荷較小時,可以停運1-2層噴淋層,此時系統仍保持較高的液氣比,從而可達到所需的脫硫效果。吸收區上部裝二級除霧器,除霧器出口煙氣中的游離水份不超過75mg/Nm3。吸收SO2后的漿液進入循環氧化區,在循環氧化區中,亞硫酸鈣被鼓入的空氣氧化成石膏晶體。
同時,由吸收劑制備系統向吸收氧化系統供給新鮮的石灰石漿液,用于補充被消耗掉的石灰石,使吸收漿液保持一定的pH值。反應生成物漿液達到一定密度時排至脫硫副產品系統,經過脫水形成石膏。
水泵的應用場合很多,不同的場合,環境條件也不一樣,有高溫泵,常溫泵,脫硫泵,對于特殊環境泵的使用性能也不同,那么脫硫泵的特點有哪些呢? 脫硫泵廠家來為您詳細講解:
1、在結構上對稱布置,使泵在低溫下均勻收縮。為了保持低溫和防止介質泄漏,采用雙殼體的結構。
2、在使用時應采取保冷、除濕、預冷、防凍等措施。
3、在結構上還應避免低溫脆性的影響。
4、軸承應注意低溫的影響,如同間隙大小并適當選取摩擦性能好的材料(如四氟乙烯、石墨等)。
5、選用材料時應注意材料的低溫脆性。
6、軸承應考慮干摩擦的可能并采取防止凍結的措施和啟動的預冷的措施。
7、為了防止摩擦發熱而導致液化氣汽化而燒壞摩擦面,多采用平衡孔、對稱布置和止推軸承,很少采用平衡盤來平衡軸向力(必要時采用平衡鼓)。
8、為了改善吸入條件、氣體分離、不受氣溫的影響和軸向伸縮,采用立式簡袋泵結構較為有利。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大氣環保標準的也不斷提高,目前燃煤電廠基本都已經上了煙氣脫硫泵,建立了脫硫循環泵,并且開始朝著超低排放標準進行改造,目前脫硫工藝有很多,技術也都比較成熟,電廠脫硫泵廠家簡單介紹下火電廠使用較多的一種-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藝。 脫硫泵設備裝置的工藝是否成熟,煙氣走向是否順暢,風機選用是否合理,系統運行是否順暢是保持脫硫效率的先決條件,這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提高脫硫泵運行效率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吸收塔漿液的PH值和濃度 在石灰石-石膏法的脫硫工藝中,吸收劑的PH值是決定脫硫效率的關鍵參數之一,當PH值過低的時候,吸收劑對SO2的吸收率會明顯降低,從而大大的降低了脫硫效率,同時因為PH值越小,酸性越強,對脫硫泵的腐蝕性也會大大增加,如果PH值過高,又容易形成結晶,造成管道和噴嘴的損壞,根據脫硫泵實際吸收情況和設計的技術要求,一般PH值控制在6.2左右。隨著脫硫泵的運行,循環池內的漿液濃度會增加,對整個系統的脫硫效率也會產生影響,一般要求把亞硫酸鈣質濃度控制在0.3%以下。
2、處理煙氣的性質 在脫硫泵的運行中,煙氣量會隨著鍋爐負荷而頻繁的發生波動,如果煙氣中的SO2濃度超過了脫硫泵的設計值,脫硫效率就會明顯下降,同時煙氣中的粉塵含量過高,也會對脫硫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了保持脫硫效率的穩定,在鍋爐燃燒過程中應該控制好燃燒的過程和保持脫硫泵的正常運行,保持煙氣參數在系統設計范圍內。
3、進入脫硫泵的液氣比 所謂的液氣比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脫硫泵內吸收劑的噴淋量與處理的煙氣量的比值,也是影響脫硫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煙氣的脫硫過程是在脫硫泵內煙氣和吸收劑發生化學反應來完成的,主要就是SO2和吸收漿液中的碳酸鈣在氧氣的氧化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所以提高液氣比就會增大脫硫泵內的噴淋密度和氣-液傳質面積,從而提高了脫硫效率。通常狀況下可以通過開啟脫硫循環泵的數量來控制和調整脫硫泵內的液氣比,達到較高的脫硫效率。
在實際的操作運行中,影響脫硫泵效率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吸收塔液位、負荷以及煤質含硫量等等,同時還有吸收劑噴嘴垂直度,噴射高度、煙氣溫度、煙氣流速、循環泵功率等因素。所以我們在選購脫硫泵的時候,要盡量選擇一些規模較大,技術好的有實力的一些廠家,這樣才能購買到滿足環保排放要求的脫硫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