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錳鋼系列
該材質(zhì)在八十年代前的一百余年中始終占據(jù)耐磨材料的主導地位,優(yōu)點:韌性,在強沖擊條件下產(chǎn)生加工硬化;缺點:易塑性變形,不耐磨。已從非強沖擊條件下應用的易損件(磨機襯板類)中退出,但是在強沖擊負荷下應用的易損件中,仍保持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普通高錳鋼以及為了提高屈服強度添加各種合金元素的合金高錳鋼,在大型破碎機錘頭、板錘、反擊板、篦板、顎式破碎機顎板及圓錐破碎機內(nèi)外錐等易損件中,占主導地位。超高錳鋼用于大型破碎機錘頭和板錘。中錳鋼也有部分應用
高鉻鑄鐵襯板熱處理
實驗表明,奧氏體化溫度越高,殘留奧氏體量越多,馬氏體量越少。隨著奧氏體化溫度的升高,高鉻鑄鐵的硬度先升高再降低,在 1000℃ 淬火時,試樣的宏觀硬度高,為62.74 HRC。這是因為二次碳化物沉淀析出的溫度決定了在奧氏體中溶解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進而顯著地影響 Ms 點的溫度和淬火硬度。當奧氏體化溫度較低時,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數(shù)量多、顆粒小、分布均勻,奧氏體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少,空冷后馬氏體硬度較低; 但是如果奧氏體化溫度過高,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數(shù)量少、顆粒大、分布不均勻,奧氏體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多,奧氏體穩(wěn)定性高、Ms 點降低,導致淬火后殘留奧氏體多、馬氏體少,硬度又會降低。
對 1000℃保溫不同時間后淬火的試樣進行硬度測試的結(jié)果表明,保溫 2 h 后空冷的試樣硬度很高,為64.04 HRC。如果保溫時間繼續(xù)延長,隨著奧氏體晶粒長大以及奧氏體中析出的二次碳化物的增多,材料硬度反而降低。
為了消除內(nèi)應力和提高韌性,高鉻鑄鐵淬火后應進行回火。高鉻白口鑄鐵合金含量較高,回火穩(wěn)定性好,在 250~500℃回火時不僅韌性有所提高,而且硬度下降不大。將上述 1000℃保溫 2 h 后空冷的高鉻鑄鐵試樣,分別在 250℃和 450℃進行 2 h 回火,發(fā)現(xiàn)250℃回火后碳化物組織呈細小的粒狀和塊狀,邊界圓鈍,彌散分布; 而 450 ℃回火后的碳化物組織條塊較大,部分碳化物呈狀分布。顯微硬度測試表明,250℃回火 2 h 后基體的顯微硬度高。熱處理后,試樣的硬度和沖擊性能比鑄態(tài)都有所提高,經(jīng)1000℃×2 h 淬火+250℃×2 h 回火工藝處理的試樣的沖擊值提高幅度十分顯著,沖擊吸收能量達到4.13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