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
是指依靠吸引力或重力從體腔或傷口引出液體的行為、過程和辦法。如有血塊或組織碎片阻塞管道時,可用手指擠壓管子,如仍不通暢加用一定壓力沖洗,使血塊沖碎而排出。臨床上應用的引流管種類很多,多用于導尿、傷口引流、胸腔、腹腔、腦室、胃腸道、膽道引流等。引流的目的是將人體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的液體引導至體外,引流的護理旨在保證引流的有效性,防止術后,促進傷口愈合。在引流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引流的通暢,妥善固定,詳細記錄引流的顏色、性質和量的變化,以利于對患者病情的判斷。
(二)操作要點。
1.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清潔鼻腔,測量插管長度(從鼻尖經耳垂至胸骨劍突處的距離)。
2.潤滑胃管前端,沿一側鼻孔輕輕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隨后迅速將胃管插入。
3.證實胃管在胃內后,固定,并做好標記。
4.正確連接負壓吸引裝置,負壓吸力不可過強,以免堵塞管口和損傷胃黏膜。
5.保持胃管通暢,定時回抽胃液或向胃管內注入10~20ml生理鹽水沖管。
6.固定管路,防止牽拉,并保證管路通暢。
7.記錄24h引流量。
8.口服給藥時,先將藥片碾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溫水沖洗胃管,夾管30min。
9.給予口腔護理。
10.必要時霧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濕潤及通暢。
11.定時更換引流裝置。
12.拔管時,先將吸引裝置與胃管分離,捏緊胃管末端,囑患者吸氣并屏氣,迅速拔出。
(三)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更換體位時防止引流管脫出或受壓的措施。
2.告知患者出現腹fu痛、腹脹情況時,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3.如患者需帶PTCD引流管回家,指導其管路護理及自我監測方法。
4.根據患者病情,給予飲食指導。
(四)注意事項。
1.PTCD術后注意觀察有無血性膽汁流出,術后1~2天膽汁呈混濁墨綠色,以后逐漸呈清黃色或黃綠色。若膽汁引流量突然減少,應檢查引流管是否脫出,通知醫生處理。
2.重度梗阻性的患者不能開腹手術或擇期手術時行PTCD術,將膽汁引出體外,減輕,改善肝i臟功能;膽管腫liu行PTCD術后需長期保留引流管,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PTCD引流的自我管理。
六、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2.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量。
3.觀察長管內水柱波動,正常為4~6cm,咳嗽時有無氣泡溢出。
4.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液、有無皮下氣腫。
(二)操作要點。
1.連接引流裝置,使用前檢查引流裝置的密閉性能,保持連接處緊密,防止滑脫。
2.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水封瓶長管沒入無菌生理鹽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