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鋰電池行業現狀
從角度看,2021年,中國和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良好,同時綠色低碳發展趨勢推動中國電力系統儲能和歐美家庭儲能市場鋰電池需求大幅增長,據統計,2021年鋰電池出貨量達到 562.4GWh,同比增長90.97%。
3、發揮知識產權對回收利用技術創新的保護作用
,充分發揮分析在技術研發中的作用,及時進行全方面技術和檢索,降低研發過程中的盲目性,避免重復研發,提高科技創新效率。第二,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間戰略的建立,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內部還是企業之間,形成池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自主研發的活動,另外一種是通過交叉許可或購買獲得。
在企業研發過程中,企業不僅要明確自己的價值目標,進行科學決策,提高后續申請基礎,還要結合企業組合條件,評估企業可能會實施的一切戰略模式。在法律保護的作用下,制定適合企業綠色發展的戰略模式。
(一)有利于綠色環境保護
廢舊動力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液等材料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威脅,相關廢物已列入我國危險廢棄物名錄。正極材料的鎳、鈷、錳和鋰等多種金屬元素處理不當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長期污染;負極材料石墨和碳燃燒后產生的和固體粉塵會污染空氣;電解液的主要成分為六氟磷酸鋰和碳酸酯等物質,具有強腐蝕性;磷元素則容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具體影響如表1所示。
發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和技術有利于降低廢舊金屬、廢電解液等對環境的污染,有助于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二)有利于動力電池產業的資源保障
我國鎳、鈷、鋰等關鍵資源的國內儲量有限,鈷、鎳資源嚴重缺乏供應保障,鋰資源因成本和產量因素導致供給短缺。
我國已探明鈷礦儲備量約8萬噸,可開采量僅為4萬噸,且主要來源于鎳資源的伴生礦,缺乏直接產出,主要依賴海外進口和資源回收。鎳儲量為398萬噸,約占的4.39%,同樣高度依賴海外進口。
鋰資源方面。我國鋰資源儲量排名第4,但品位較低、開采難度大、區位偏僻。近年來,鋰電池產業高速發展,國內鋰資源開發程度不足、成本較高,造成供給存在缺口。這導致我國是鋰資源消費國和進口國,70%以上的鋰資源依賴海外進口。
通過回收,可以有效保障鎳、鈷、鋰、錳等稀缺資源供給,降低原礦資源需求,有助于保障動力電池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