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成億環保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GBL撈渣機采用凹齒式拖動鏈輪,其有鏈條磨損嚴重后或節距制造偏差較大時的對鏈條適應性強,不掉鏈,導向性好,壽命長,可靠性高等優點。拖動鏈條采用高強度圓環鏈,表面硬度不低于HV700,使用壽命不低于30000小時。
鏈條張緊形式為液壓自動張緊:當鏈條磨損后不需檢修人員人工張緊,液壓系統在恒壓的作用下可實現自動張緊,并保證張緊狀態的恒定;同時由于鏈條處于張緊工作狀態,從而可減小刮板與鑄石襯底間的摩擦,提高了刮板的使用壽命。
刮板采用角鋼加腹板型,強度高、不變形、不彎曲。刮板與鏈條的連接,由于采用了無螺栓鉸鏈式連接,使拆裝調節刮板間距極為方便 ,沒有螺栓連接的防松防銹之弊和鋼性連接的有害約束,連接可靠。
凹齒鏈輪具有導向性能好不易掉鏈、對鏈條適應能力強的典型特點,鍛造凹齒鏈輪其鏈齒為精密模鍛成型,鏈齒采用合金鋼并經硬化處理,其具有承載能力高、齒型精度高傳動平穩,耐磨損、壽命高、固定可靠等優點,消除了鑄造鏈輪固有的缺陷。
刮板撈渣機是由殼體部分、鏈條刮板部分、動力驅動部份、控制系統部分及備件組成;
1、殼體部分
由外殼、溢水斗、上層運行水槽、下層回行底槽、疏水管、鏈條限位裝置、鏈條噴水裝置、動力驅動平臺、張緊裝置系統、冷卻水系統、移動框架、地基鋼軌等部分組成。5輸送鏈上的連接螺釘如發現脫焊松動時,應及時擰緊,并用不銹鋼焊條點焊牢固。殼體采用鋼板及型鋼焊接結構,下層回行底槽采用普通碳鋼板鋪設鑄石板防磨,為干式,便于熱態運行檢查和維護,在客體底部設有移動框架及地基鋼軌,整個除渣裝置可側向外移便于檢修。海水冷卻時外殼及上層水槽內襯防腐鋼板并帶有陰極保護裝置。
2、鏈條刮板部分
由主動輪系、鏈條刮板、回行輪系、鏈條彈簧張緊裝置以及陰極保護裝置等部件組成,各部分在生產車間總裝調試后分別裝箱出廠。
鏈條采用高強度合金材料的鏌鍛鏈,刮板由碳鋼板焊接經特殊處理,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刮板鏈結構合理可靠,可避免鏈條運轉時的松弛、跑鏈、軋鏈與斷鏈等弊病,鏈條主動輪采用分體式結構,使維修與拆換方便,回行輪主軸部分采用迷宮式軸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張緊裝置位于殼體后上部兩側,它使鏈條的拉近可得到調整并且有力矩、位移指示報警系統,使鏈條處于合適的拉緊度。使用壽命可達50000小時不銹鋼輸送帶的尾部滾筒固定在張緊裝置上,尾部張緊采用氣動自動張緊裝置,在不銹鋼輸送帶運行過程中,其各點受到同樣的張緊力,從而避免了因輸送帶受力不均而跑偏。海水冷卻時,在鏈刮板上裝有相應的陰極保護裝置。
3、動力驅動部分
由交流電動機帶動液壓變速馬達及齒輪變速箱,采用柔性聯軸節連接,使鏈條可隨負荷自動變速調節并且由力矩保護功能。
4、控制系統部分
除渣裝置控制系統具有動力控制監視、旋轉振動監視、冷卻水溫控制、流量、聲光報警功能。系統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來實施被控端的控制與操作。(4)檢查油箱的液壓油量,液壓油的液面應在油標刻度的2/3以上。PC以程序控制為主,結合微機單回路調節,具有高可靠性,能適應工業現場的高溫、沖擊、震動等惡劣環境,而且控制精度高、速度快、編程語言簡單方便。因此,它既有計算機的功能完備、靈活性和通用性能強的特點,也具備了控制簡單、易懂、操作方便等優點。
5 調試與試運5.1 準備工作(1)進入調試與試運階段,鋼帶輸渣機應全部總裝完畢、且完成了分步調整。禁止在設備不完善、尚不具備使用條件下試運!
(2)液壓系統設備清洗干凈、分步調試完畢,具備試運條件。
(3)各張緊裝置移動靈活,輸送鋼帶起動和運行時滾筒均不應打滑。
(4)各張緊裝置在張緊狀態,已利用的行程不應大于全行程的50%(鋼帶≤250mm、清掃鏈≤125mm)。
(5)輸送鋼帶邊緣與限位輪母線的距離不小于10mm。5.2 清掃鏈的調試(1)試車前必要的準備工作見表2.2-1
表2.2-1清掃鏈試車前準備工作檢驗表序號檢查項目檢查結果1檢查清掃鏈運行方向上無障礙物,無螺栓、工具等現場遺留物品 2檢查鋼帶機底板接縫處有無凹凸不平 3檢查所有托鏈輪轉動靈活
a) 將鋼帶加載至系統額定工況負載,將張緊壓力由低向高逐漸調整,測定鋼帶機的啟動張緊壓力,填入下表2.3-3。
表2.3-3鋼帶啟動壓力檢驗表啟動張緊壓力(MPa)空載額定負載(t)備注操作員:檢驗員: 檢驗日期: 年 月 日(3) 空負荷運轉48小時試驗 (20Hz)
張緊鋼帶啟動鋼帶輸渣機,記錄(仍按表2.3-2的內容)和采集鋼帶啟動和穩定運行時電動機的功率、電流、電壓、轉速、帶速、臺車位移、溫升等。觀察網帶、鋼帶的運行情況,以及鋼帶位置的變化。監視過渡段、頭部、尾部、側向限位輪的運行情況。
(4)調速性能試驗(5~40Hz)
鋼帶設置四個常用頻點:5Hz,20Hz,30Hz,40Hz,在每個頻率段運行2小時。
記錄(仍按表2.3-2的內容)和采集電動機的功率,電流電壓,轉速,帶速,臺車位移,溫升(包括各個軸承座的溫度和環境溫度的變化),同時觀察以上參數在頻率改變時的變化情況。
(5) 張緊與位移試驗
鋼帶48小時空載試運開始前,記錄尾部滑車的初始位置及此時鋼帶張緊壓力。試運開始后,每間隔10h 測量1次鋼帶伸長量,并記錄相應鋼帶張緊壓力。在完成48小時試運行后,測量尾部滑車的位移量,結果記錄到表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