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的行為是因為孩子的心里已經有了問題,于是他的不良行為表現出來的癥狀。這是孩子發出的信號,我出問題了。很多家長卻認為孩子是跟自己對著干,孩子明明是在向你發送求救的信號,但是家長卻覺得。他是跟你對著干,是你的死敵,你就把他往死里弄。很多家長都會犯這樣的錯誤,這就導致我們的絕大多數的孩子出現了更嚴重的心理問題,2018年我國接受過心理咨詢的大概有1.7億人。
下次看到孩子在威脅哭的時候,請用你的眼睛看孩子的這個行為的時候分成兩個緯度,分別是情緒和行為,什么叫情緒,比方說你不擅長演講,我說非要拉你到臺上演講一段兒,你告訴我你特別害怕,請問你是對還是錯,或者是你看到地上有一只老鼠你嚇得要死,請問你害怕老鼠是對還是錯。大家沒有發現,情緒這種東西根本不分對錯,情緒是你我的生理反應,那什么有對錯行為才分對錯,情緒可以接納,但是行為堅決有界限。孩子的情緒被疏導好了之后,你告訴孩子不能干什么,但要補一條不能干這個但是可以干其他的ABCD,我們不能總是告訴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不要這樣。除了告訴孩子不能干什么,還要給孩子替代方案。
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的一些行為,比如不聽管教、做事馬虎、上躥下跳、頻繁哭鬧、上課走神、吃飯挑食、情緒敏感、社交被動等。尊重孩子哭的權利。俗話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除了要以身位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予正確的教育并對其糾正。遇到孩子哭別大驚小怪,要知道哭并不是可怕的事,可以抱一抱他,給他一個溫暖的臂膀,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孩子的哭泣聲確實很讓人心煩,導致我們無法理性地處理問題。而且父母的情緒碰撞到孩子的情緒,會讓事情變得很糟糕。家長/老師在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時,在給予自由和過度管理之間搖擺不定,而實際上自由與管理并不沖突。很多家長都會犯這樣的錯誤,這就導致我們的絕大多數的孩子出現了更嚴重的心理問題,2018年接受過心理和心理咨詢的大概有1.7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