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也應緊固。16號切分導衛的安裝;前后左右要水平,不水平應相應的調整,引導嘴應緊貼著孔型,壓緊螺絲應壓緊,水油汽潤滑充分,還應檢查前后導衛的對中性。對于在軋制過程中導衛燒,在換下時應先確認導衛換下機時的位置,在上機裝導衛時裝在同一位置,特別是15號和16號進口導衛,如果沒調整好,就會差生線差太大引起廢鋼。
粗中軋機領用導衛時需確認導輥、滾動導板、滑動導衛等接觸面光潔平滑、沒有毛刺、無麻坑 ,滾動導衛各部件如導輥、導輥軸、軸承、導板等具有不同的使用壽命,其中軸承使用壽命較短,一般在軸承檢驗更換時,其他部件也要作相應的檢驗與更換,各部件一旦發現情況不好,應立即更換,能修復的應修復,滑動導衛件、滾動導板表面磨損輕微(2mm)應清理創面繼續使用,中等磨損(2~5 mm)應經過修復后使用,磨損嚴重的應報廢處理, 粗中軋滾動導衛導輥開口度用卡鉗測量,導輥的間歇應與來料尺寸相符,軋件能在導輥間順利通過,不松不緊,滾動導衛入口夾板的寬度應比來料尺寸稍大。為解決此問題,利用一定壓力軋機冷卻水出口導管處形成水簾,吸收粉塵,粉塵隨水排入溝進入沉淀池沉淀,即“水封除塵”。推薦尺寸為:粗中軋夾板開口寬度比來料尺寸大10mm
切分架次軋件形狀應該具有較好的對稱性, 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 以下因素可能導致切分架次軋件形狀偏離標準而造成堆鋼( 1)入口導衛偏, 軋件一側充滿過度, 另一側欠充滿, 軋件從切分架次軋出后形成鐮刀彎造成堆鋼。③保證分料盒的刀片與切分輪的韌口基本平齊,避免偏斜,產生粘鋼。( 2)由于導衛輪間隙調整、速度調整或鋼坯溫度的原因造成軋件和導衛輪間隙不匹配, 軋件在導衛內夾持不穩, 使軋件一側充滿過度, 另一側欠充滿, 軋件從切分架次軋出后頭部由于不均勻變形而形成鐮刀彎造成堆鋼。
精軋機軋輥軸串大導致切分架次切偏與三線切分軋制相比, 四線切分軋制對軋輥的精度要求更高。在現有條件允許的前提下, 為較大限度地減少由于軋輥的軸向串量而導致切分架次切偏堆鋼, 在軋輥裝配過程中, 嚴格控制裝配質量, 將細節細化到每一條螺絲都要嚴格執行工藝標準化作業。其中, 重要的是將精軋機 6架軋機軋輥的軸向串量都控制到了 30道 (即 0. 3mm)以內, 并且對上線前的備 件層層檢驗, 層層把關 (裝配工?組長?工段長?車間技術員?生產班使用者 ), 經過這五道檢驗, 都可以將 99%的事故隱患控制在上線之前。注:切分導衛得進口夾板〈鏟嘴〉在與軋輥裝配時,必須和軋輥配合間隙為〈1mm〉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