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越冬和管理的方便,盡量在水中設置種植槽,不僅有利于管理,還可以有計劃的更新布置。值得注意的是,水生植物只是水景的點綴,不宜過密布置,否則會喧賓奪主,既影響水中倒影及景觀視線,也會影響水體的流動和防洪。對于要求治污功能較強的水體,應選擇一些耐污強又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如千屈菜、水蔥、德國鳶尾等。
常用的人工水生植物浮島植物有水稻、黑麥草、美人蕉、水竹(旱傘草)、蘆葦、香蒲、香菇草、水芹、空心菜、鳶尾、睡蓮和狐尾藻等。由于植物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因此在植物的選擇上尤其應注重選用鄉土水生植物,或是水陸兩棲植物。在這些植物中,水生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污水中的養分,吸收和濃縮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并將氧氣輸送到根部并保持水的傳輸。此外,水生植物的存在有助于人工濕地中微生物的深層擴張。污水中的一些氮通過植物吸收而去除,有效磷也可以被植物吸收并直接使用。通過連續收獲水產經濟作物來去除氮和磷等污染物。相互聯系且互為因果的介質,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人工濕地的統一性,并增強了濕地凈化污水的能力。
以水生植物為主的高科技生態觀光農業園,其中包含200多種名優荷花品種,經過對園區的觀察了解發現荷花在生長過程中危害較為嚴重的病蟲害主要有下列幾種 病害 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上出現褪綠的黃色病斑,后期呈圓形或不規則形,變褐色并有輪紋,邊緣有時有黃綠色暈圈,上生黑色霉層,直徑5~15毫米。嚴重時,病斑連成片,除葉脈外,全葉枯黃。此病是由真菌引起,雨季發生嚴重,荷塘或盆栽連作,以及氮肥施入過多或夏季水溫過高等情況下,病害均很嚴重。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清除病葉。發病較嚴重的植株,需更換新土再行栽植,不偏施氮肥。發病時,可噴施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三。荷花插花 插花在我國始于六朝,源于佛前供花。作為的圣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于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我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今天,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