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家大型制造商將需招聘大量半導體工程師,以此站穩行業地位
5月中旬,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上書日本經濟產業省,認為在多年來不斷丟失市場份額后,截至2030年的五年是“日本半導體行業重新立足的、也是好的機會”。
該協會表示,半導體行業的成功取決于企業能否獲得足夠的人才來創新和運營其芯片工廠。它估計,未來10年,日本8家大型制造商將需要招聘大約3.5萬名工程師,以跟上投資的步伐。
“人們經常說半導體缺乏,但大的短缺是工程師,”日本半導體產業協會半導體會政策提案工作組負責人、東京理科大學若林秀樹(Hideki Wakabayashi)表示。
缺芯!有企業買洗衣機拆芯片!
近日消息,ASML執行官Wennink表示,某家大型工業集團已經開始購買洗衣機,并將其中的半導體芯片取出用于自己的產品模塊。
Wennink在周三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談到了這一點,但沒有指名是哪家企業。他稱,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僅在前一周才向他透露了自己的困境,暗示芯片短缺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至少在某些行業是這樣。
Wennink表示,需求來自很多行業以及行業的很多地方,并指出物聯網應用的廣泛應用是如此普遍。他認為:“我們嚴重低估了需求的廣度。這種情況不會消失?!?/p>
據悉,汽車制造商們還沒有克服已經持續一年多的缺芯危機。特斯拉本周表示,生產仍受到關鍵零部件短缺和價格上漲的影響;而大眾汽車則警告稱,芯片短缺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下去。本周早些時候,由于芯片供應不足,豐田汽車將今年的產量目標下調了約10萬輛。
彭博分析師Michael Dean與Cliff Makanda指出,俄烏導致的生產停頓和零部件短缺可能會加劇供應鏈挑戰,并推遲歐洲汽車銷售在2022年的復蘇。歐洲的五大市場3月份的乘用車銷量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低40%,這表明半導體危機仍未解決。盡管訂單數量強勁,但由于這些瓶頸,歐洲汽車購買量可能下滑20%。
的芯片代工制造商臺積電上周重申,其產能在2022年全年仍然緊張。臺積電執行官強調了其供應商所面臨的挑戰,勞動力和芯片方面的限制導致設備交付時間延長。
太陽誘電:MLCC今年擴產15%
MLCC大廠太陽誘電近期表示,本財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將擴產MLCC產能15%。
本季(4-6月)MLCC稼動率(產能利用率)預估約90%左右,且因下季度(7-9月)以后需求預估將增加,因此稼動率預估將揚升至90-95%水準。并且,太陽誘電預估今年度電容部門(MLCC部門)營收將年增13.7%至2,620億日元。
據外媒報道,太陽誘電2月曾預計來自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需求將在4-5月復蘇,考慮到疫情管控情況,預計復蘇時間點將延后至7月后,本季度(4月-6月)銷量將環比下降6-10%,疫情影響的金額大約為70億日元,下一季度(7月-9月)銷售則將高水準。
2021年,太陽誘電相繼宣布擴大日本、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工廠的產能,其中,位于馬來西亞砂拉越的子公司「TAIYO YUDEN(SARAWAK)SDN. BHD.」投資約180億日元,預計于2023年3月完工;位于常州的工廠投資額約為170億日元,預計2023年6月完工。
在經濟下滑背后,日本半導體出現巨大的倒退
按照經產省給出的數字,1988年日本占據了世界半導體市場的50.3%。1992年世界企業中,日本占據6席,分別為NEC(第2位)、東芝(3位)、日立(5位)、富士通(7位)、三菱(8位)及松下(10位)。
但到了二十年后的2019年,日本的市場占有率勉強維持在10%,同年的世界中,僅剩下東芝的子公司鎧俠(Kioxia)以第9位的排名,維持著日本的名譽。
經產省認為,如果不做任何努力的話,“將來日本的市場占有率幾乎為零?”(2030年的日本市場占有率幾乎迫近水平線)。
過去的三十年時間,是日本媒體所稱的“失落的三十年”。而且在以(牽制中國)著稱的安倍晉三首相的8年間里,巨大的經濟下滑更讓日本在半導體等技術方面出現了巨大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