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技術:本工段的主要任務是煤氣的冷凝、加壓運送;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的分離、儲存和運送;煤氣中焦油霧滴及萘的脫除。煤氣的冷卻選用間接冷卻橫管式初冷器;煤氣加壓選用離心鼓風機;煤氣中焦油霧及萘的脫除選用蜂窩式電捕焦油器。 工藝流程:來自煉焦爐的荒煤氣通過氣液分離器完成氣液分離,分離出的粗煤氣并聯進入初冷器進行冷卻。分離下來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同進入機械化氨水澄清槽分離。
初冷器分上下兩段,在初冷器上段,煤氣與冷卻管內的循環水換熱,煤氣從82℃冷卻到45℃,循環水由32℃升至40℃。然后,煤氣進入初冷器下段與冷卻管內的制冷水換熱,煤氣從45℃冷卻到22℃,制冷水由16℃升至23℃。經冷卻后的煤氣并聯進入蜂窩式電捕焦油器,較大限度地清除煤氣中的焦油霧滴及萘,經電捕后的煤氣進入離心鼓風機進行加壓。加壓后的煤氣送往脫硫工段。
初冷器的煤氣冷凝液分離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離經初冷器水封槽后進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分離由上段冷凝液循環泵和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加壓后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噴淋,如此循環運用,剩下部分由下段冷凝液循環泵抽送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從氣液分離器分離的焦油、氨水與焦油渣自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分離成三層,上層為氨水,中層為焦油,基層為焦油渣。分離的氨水溢流至循環氨水槽,然后用循環氨水泵送焦爐冷卻荒煤氣。冷器和電捕焦油器需要清掃時,從循環氨水泵后抽出一部分定時清掃。剩下的氨水由循環氨水泵抽送至剩下氨水槽,充沛沉降分離后用剩下氨水泵送至脫硫工段進行蒸氨。當集氣管發作堵塞時用高壓氨水泵抽送一部分氨水沖刷集氣管。分離的焦油至焦油中心槽,定時用焦油泵將其送往罐區。分離的焦油渣定時送往煤場摻混煉焦。
經蜂窩式電捕焦油器捕集下來的焦油排入電捕水封槽,當沉淀管用循環氨水沖刷時,沖刷液亦進入電捕水封槽中, 由電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在瀝青煙氣處理時,煙氣首先經過預處理塔洗滌降溫處理。煙氣進入預處理塔前的氣體溫度比較高,其比電阻較高,電捕焦油器收集困難,通過預處理(水洗降溫)把煙氣溫度降至60℃左右。
首先、降低煙氣溫度,避免因煙氣溫度過 高造成電捕內部著火,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其次、降低煙氣溫度,接近適宜的收集溫度,能夠更好的解決進入電捕氣體的比電阻值,又抑制瀝青焦油集結;經過預處理的氣體在噴淋水霧的作用下。大于100μm的顆粒基 本上被除掉,從而減輕電捕的工作壓力。小于100μm的微粒很難用水洗掉,其原因是水表面張力的作用 ,經過預處理洗滌處理后的氣體,進入電捕的顆粒范圍一般在0.01--100μm之間。電捕對大于5μm以上 的顆粒物質效果明顯;電捕對于3--5μm之間的顆粒物質作用不明顯;對小于3μm以下的顆粒物質沒有作 用。5μm以下的顆粒物質可用化學反應后清除處理。
電捕焦油器焊接錯誤事項的注意點:
A.板件和焊條未均勻加熱(加熱區靠左邊或右邊、焊條未均勻加熱)
B.溫度和空氣量不正確
C.板件和焊條不夠清潔
D.空氣中含有水、油和灰塵
E.V形焊縫未先使用點嘴點焊
F.焊條原料不良而使焊道有凹痕
G.板件排列不正確
H.焊接速度太快,焊條仍然保持圓形而導致無法結合或結合不夠由于焊接溫度高而導致熱破壞
電捕焦油器的主要功能概述
電捕焦油器發作爐的生產過程中關于用煙煤的煤氣站常裝備電氣濾清器(除焦油設備),以下降煤氣中焦油的含量,部分用煤或焦炭為質料的煤氣站也裝備電氣濾清器(除塵設備),下降煤氣中的粉塵含量,這是用戶對煤氣雜質有較高需求時才裝備的設備,在煤氣凈化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設備,同時此設備也用在化工,如除硫酸霧等技術中也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