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濾罐的運營注意事項:
1、運營中要按時清掏化糞池內懸浮物及污泥以防止有固體污染物流入池體內造成堵塞。
2、厭氧生物濾池啟動期段好氧生物處理時間長,一般經3-6個月,有條件可投入成熟的厭氧污泥,能加快生物膜的形成。
3、填料換添周期在5-8年,污泥清掏周期一年,到期后應及時維護。
4、厭氧濾池施工完后應做防護標志,禁止有載重汽車駛上頂部,通氣管附近禁止有火源。
一、適用范圍: 1、主要用于排水量1-24m3/d的生活污水處理,一般串連在化糞池后使用;2、本設計采用埋地式,其埋深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二、工作原理:污水經化糞池后,自流至一級厭氧生物濾池內,自上而下通過具有較大比表面積的球形復合填料,由于濾池內沒有空氣,產生的厭氧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態生長在濾料表面,當污水通過帶有該種生物膜的填料表面時,受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代謝作用以及在濾料的截流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去除。濾池中可維持相當高的微生物濃度,一般可達5~15kgVSS/m3,故AF能承受較高的有機物體積負荷[生產性使用裝置的有機負荷通常在10~16kgCOD/(m3·d)之間]。然后污水通過底部周邊進入二級厭氧由下而上進一步生化處理,后利用進出水的水位差經三角堰集水槽后流出,老化脫落的生物膜沉積在濾池底部,定期通過吸泥管吸走。
厭氧濾罐啟動階段注意要點
(1)啟動一定要逐步進行,留有充裕的時間,并不能期望很短時間進入加料運行達到厭氧降解的目標。厭氧生物處理法的處理對象是: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城鎮污水的污泥、動植物殘體及糞便等。因為啟動實際上是使細菌從休眠狀態恢復,即活化的過程。啟動中細菌選擇、馴化、增殖過程都在進行,原厭氧污泥中濃度較低的jiawan菌的增長速度相對于產酸菌要慢的多。因此,這時負荷一般不能高,時間不能短,每次進料要少,間隔時間要長。
(2)混合進液濃度一定要控制在較低水平,一般 COD 濃度為1000-3000mg/L,當超過3000mg/L,應進行出水循環和加水稀釋至要求。
(3)負荷增加操作方式:容積負荷應逐步加大,且不超過上次進料的20%。若低負荷進料,厭氧過程仍不正常,COD不能消化,則進料間斷時間應延長24h或2-3d,檢查消化降解的主要指標測量VFA濃度,啟動階段VFA應保持在3mmoL/L以下為宜。進水COD濃度或進水水量每改變一次,保證經此段時間的運行后的出水水質與改變前的出水水質基本相同,每次水量增加慢點。只有當進料增大,而 VFA 濃度且波動不大,或波動在﹤2mmoL/L 水平時,進料量才能不斷增大,進液間隔才能不斷減少。若低負荷進料,厭氧過程仍不正常, COD 不能消化,則進料間斷時間應延長 24h 或2-3d,檢查消化降解的主要指標測量 VFA 濃度,啟動階段 VFA 應保持在 3mmoL/L 以下為宜。
(4)系統應保證一定的堿度,來緩沖系統內PH變化產生的影響。堿度從費用控制的角度考慮宜控制在800-1000mg/L,正常投加的化學藥劑為碳酸氫鈉。
(5)EGSB工藝屬于完全厭氧反應則應嚴格控制 PH,即產jiawan反應控制范圍6.5-8.0,zuijia范圍為6.8-7.2。用精密PH試紙測進水(調節池中取水)和出水(耗氧池進水)的PH值。
(6)應控制有毒物質進入系統,了解廢水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合物和在厭氧過程中轉化為有毒化合物。并要了解在廢水產生的工廠里是否使用了殺菌劑、消毒劑等。
厭氧反應形成的沼氣由排氣管排出排出氣體經沼氣處理裝置處理后排入大氣層。 濾池經厭氧處理后的污水自流進入過濾池底部由下而上通過濾料層濾料采用新型顆粒濾料既能截留污物又能形成生物膜即在過濾區既有過濾作用又是二級厭氧池。(5)EGSB工藝屬于完全厭氧反應則應嚴格控制PH,即產jiawan反應控制范圍6。污水停留時間為8小時。過濾后出水可直接排放也可經出水井調節后排放井內水可作澆花、澆樹等的雜用水。 沼氣處理裝置污水經厭氧反應后產生少量的沼氣沼氣經沼氣處理裝置處理后清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