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有隔離作用,這有利于延長轉轍機的使用壽命;當道岔密貼,外鎖閉裝置開始進入鎖閉過程時,鎖閉桿繼續向前推進,帶動鎖鉤完成密貼鎖閉。這樣既提高了尖軌的密貼可靠性,也增加了對外界自然因素的對抗力;由于兩尖軌間無連接桿,減少有害空間,密貼尖軌很難在外力作用下與基本軌分離,為車列過岔時提供可靠保證。
缺點:外鎖閉裝置的安裝及制造工藝要求,技術指標高,原理復雜,對道岔的工電結合部技術要求高。易造成別卡、不暢、鎖閉不到位的不良現象。
當道岔由轉轍機帶動轉換至某個特定位置后,轉轍機內部進行鎖閉,由轉轍機動作桿經外部桿件對道岔實現位置固定,
(4)復式交分道岔相當于兩組對向鋪設的單開道岔,實現不平行股道的交叉,但具有道岔長度短,開通進路多及兩個主要行車方向均為直線等優點,因而能節約用地,提高調車能力并改善列車運行條件。交分道岔由菱形交叉、轉轍器和連接曲線等部分組成。
4、忌高溫酷熱
對于長期處于較高溫度的場合,可以使用耐火磚對水泥軌枕進行隔離防護。遇到更高的溫度,應采用的耐熱水泥澆筑,也可在不泥中摻入標準數量的磨細耐熱材料。
5、忌基層臟軟
在光滑的基層上施工,預先鑿毛砸麻刷凈,方能使水泥軌枕與基層牢固粘結。水泥基層上的塵垢、油膩、酸堿等物質,都會起隔離作用,認真清除洗凈,之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漿,再抹砂漿或澆筑水泥。并且避免木材、爐渣墊層和灰土墊層摻入水泥。
自1767年發明至今,鋼軌已經歷了250余年的發展衍變,其優良的物理特性與它的外形、材料、生產工藝等都息息相關。隨著鐵路技術的不斷進步,鋼軌的斷面也經歷了從平板形到T形又到U形的過程,直到1864年才固定為工字形。
鋼軌由軌頭、軌腰和軌底組成,工字型的鋼軌其頂面在寬度和厚度上達到一定的規格后,能保持穩固結實的狀態;為了兼顧鋼軌的穩定性,鋼軌底面的寬度也要達到一定的規格,加大受力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