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 屬于初級的過渡性1生活處理構筑物。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沉淀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發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易腐1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構,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填埋或用作肥料。要求:化糞池 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宜采用12h~36h。(3)進入di三格功能主要起暫時儲存沉淀已基本無害的糞液作用,后,經過再次沉淀的糞液通過排水管流入市政管網。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化糞池工藝流程。
清掏周期
化糞池的清掏周期與糞便污水溫度、氣溫、建筑物性質及排水水質、水量有關。《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要求清掏周期為3~12個月,實際設計中多取3~9個月,而酸性發酵階段的酸性發酵期為3個月,酸性減退期為5個月左右。實踐證明:清掏周期的取定,應兼顧污水處理效果、建設造價、管理三個方面因素清掏周期一般不宜少于12 個月。清掏周期化糞池的清掏周期與糞便污水溫度、氣溫、建筑物性質及排水水質、水量有關。
在沒有廁所和下水道的情況下,如何處理成品化糞池生產的污染和排泄物?
他們中的大多數被直接扔進田里,通過糞便卡車,進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但是人們必須忍受長期的臭味,擔心沒有地方放它。一個世紀前在歐洲,人們想用化糞池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把生活垃圾的處理濃縮成肥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水污染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化糞池將糞便轉化為肥料的作用已經消失。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化糞池的現狀主要是環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