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材料分類多元化合物多元化合物太陽電池指不是用單一元素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太陽電池。各國研究的品種繁多,大多數尚未工業化生產,主要有以下幾種:a)光伏組件b)光伏組件c)銅銦硒光伏組件(新型多元帶隙梯度Cu(In,Ga)Se2薄膜光伏組件)Cu(In,Ga)Se2是一種性能優良太陽光吸收材料,具有梯度能帶間隙(導帶與價帶之間的能級差)多元的半導體材料,可以擴大太陽能吸收光譜范圍,進而提高光電轉化效率。以它為基礎可以設計出光電轉換效率比硅薄膜光伏組件明顯提高的薄膜光伏組件。可以達到的光電轉化率為18%,而且,此類薄膜光伏組件未發現有光輻射引致性能效應(SWE),其光電轉化效率比商用的薄膜光伏組件板提高約50~75%,在薄膜光伏組件中屬于世界的水平的光電轉化效率。
太陽能光伏組件發電原理對正負電荷,由于在PN結區域的正負電荷被分離,因而可以產生一個外電流場,電流從晶體硅片電池的底端經過負載流至電池的頂端。這就是"光生伏打效應"。將一個負載連接在太陽能電池的上下兩表面間時,將有電流流過該負載,于是太陽能電池就產生了電流;太陽能電池吸收的光子越多,產生的電流也就越大。光子的能量由波長決定,低于基能能量的光子不能產生自由電子,一個高于基能能量的光子將僅產生一個自由電子,多余的能量將使電池發熱,伴隨電能損失的影響將使太陽能電池的效率下降。
晶硅組件:單塊組件功率相對較高。同樣占地面積下,裝機容量要比薄膜組件高。但組件厚重易碎,高溫性能較差,弱光性差,年度衰減率高。薄膜組件:單塊組件功率相對略低。但發電性能高,高溫性能佳,弱光性能好,陰影遮擋功率損失較小,年度衰減率低。應用環境廣泛,美觀,環保。合肥烈陽光伏歡迎您的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非晶硅太陽能板非晶硅太陽能板的厚度不到lum,不足晶體硅太陽能板厚度的1/100,可節省供應緊張的硅材料,也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又由于分解沉積的溫度比較低(200℃左右),因此制作時能量消耗少,成本比較低,適于大規模生產,單片電池面積可以做得很大(如0。5mx1。0m),整齊美觀。在太陽光譜的可見光范圍內,非晶硅的吸收系數比晶體硅大近一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