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分度計的概述
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范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長范圍為:(1)200~380nm的紫外光區,(2)380~780nm的可見光區,(3)2.5~25μm(按波數計為4000cm<-1>~400cm<-1>)的紅外光區。所用儀器為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或比色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保證測量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所有儀器應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或本附錄規定,定期進行校正檢定。
想了解更多關于分光光度計的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公司。
1)1900型等分光光度計,由于其光電接收裝置為光電倍增管,它本身的特點是放大倍數大,因而可以用于檢測微弱光電信號,而不能用來檢測強光。否則容易產生信號漂移,靈敏度下降。針對其上述特點,在維修、使用此類儀器時應注意不讓光電倍增管長時間暴露于光下,因此在預熱時,應打開比色皿蓋或使用擋光桿,避免長時間照射使其性能漂移而導致工作不穩。
2)放大器靈敏度換擋后,必須重新調零。
3)比色杯的配套性問題。比色杯必須配套使用,否則將使測試結果失去意義。在進行每次測試前均應進行比較。具體方法如下;分別向被測的兩只杯子里注入同樣的溶液,把儀器置于某一波長處,石英比色杯;220nm、700nm裝蒸餾水,玻璃比色杯:700nm處裝蒸餾水,將某一個池的透射比值調至,測量其他各池的透射比值,記錄其示值之差及通光方向,如透射比之差在±0.5%的范圍內則可以配套使用,若超出此范圍應考慮其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想要了解更多分光光度計的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萊普特網站。
分光光度計使用過程中問題及解決方法
1) 測量過程中,“”點經常變動。可能原因:
a)比色皿在比色皿架中放置的位置不一致,或其表面有液滴。解決方法:用擦鏡紙擦干凈比色皿表面,然后將其安放在比色槽的左邊,上面用定位夾定位。
b)電路故障(電壓、光電接收、放大電路)。解決方法:送修。
2)數顯不穩。可能原因:
a)預熱時間不夠。解決方法:延長預熱時間至30分鐘左右(部分儀器由于老化等原因,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時,也會工作不穩)。
b)光電管內的干燥劑失效,使微電流放大器受潮。解決方法:烘烤電路,并更換或烘烤干燥劑。
c)環境振動過大、光源附近空氣流速大、外界強光照射等。解決方法:改善工作環境。
d)光電管、電路等其它原因。解決方法:送修。
想要了解更多萊普特的相關信息,歡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