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鍍銀鋁件電鍍液配方工藝流程:高溫弱堿浸蝕→清洗→酸洗→清洗→浸鋅→清洗→二次浸鋅→清洗→預鍍銅→清洗→預鍍銀→光亮鍍銀→回收洗→清洗→銀保護→清洗→烘干。從工藝流程看,所選保護材料必須耐高溫(80℃左右)、耐堿、耐酸,其次,保護材料在鍍銀后能易于剝離。市售的保護材料有可剝性橡膠、可剝性漆、一般粘性膠帶及膠帶等。分別試驗這些保護材料的耐酸、堿腐蝕、耐高溫(堿蝕溶液溫度80℃左右)性能以及可剝離性。
材料要求
播報鍍層大多是單一金屬或合金,如鈦鈀、鋅、鎘、金或黃銅、青銅等;也有彌散層,如鎳-碳化硅、鎳-氟化石墨等;還有覆合層,如鋼上的銅-鎳-鉻層、鋼上的銀-銦層等。電鍍的基體材料除鐵基的鑄鐵、鋼和不銹鋼外,還有非鐵金屬,或ABS塑料、聚、聚砜和酚醛塑料,但塑料電鍍前,必須經過特殊的活化和敏化處理。
電鍍需要一個向電鍍槽供電的低壓大電流電源以及由電鍍液、待鍍零件(陰極)和陽極構成的電解裝置。其中電鍍液成分視鍍層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屬離子的主鹽,能絡合主鹽中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絡合劑,用于穩定溶液酸堿度的緩沖劑,陽極活化劑和特殊添加物(如光亮劑、晶粒細化劑、整平劑、潤濕劑、應力消除劑和抑霧劑等)。電鍍過程是鍍液中的金屬離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經電極反應還原成金屬原子,并在陰極上進行金屬沉積的過程。因此,這是一個包括液相傳質、電化學反應和電結晶等步驟的金屬電沉積過程。
蠟劑保用蠟制劑絕緣的特點是,與零件的粘接性能好,使用溫度范圍寬,絕緣層的端邊不會翹起,因此,適用于對絕緣端邊尺寸公差要求高、形狀較復雜的零件。此外,蠟制劑也可重復使用,損耗小,但其使用方法比較復雜,周期較長。涂覆蠟制劑時,零件應預熱到50~70℃ ,再涂覆熔化了的蠟制劑,先涂一薄層,覆蓋整個需絕緣的表面,這時蠟不應中途凝固,然后再反復涂至所需厚度。涂覆后在尚未冷卻到室溫之前的溫熱狀態下,用小刀對絕緣端邊進行修整,再用棉球沾反復擦拭欲鍍表面,該操作要十分仔細。鍍后可在熱水或蠟桶內將蠟制劑熔化回收,然后用等溶劑或水溶性清洗劑對零件進行清洗。涂料絕緣法電鍍時經常使用漆類絕緣涂料進行絕緣保護。這種絕緣保護方法操作簡便,可適用于復雜零件。常用的絕緣涂料有過防腐清漆、聚絕緣涂料、硝基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