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前 內蒙CAN光纖協議轉換器批發信息推薦「北京安融互通」[北京安融互通c608a95]內容:CAN總線轉換器中關于CAN總線的發展3
由于CAN為愈來愈多不同領域采用和推廣,導致要求各種應用領域通信報文的標準化。為此,1991年 9月 PHILIPS SEMICONDUCTORS制訂并發布了 CAN技術規范(VERSION 2.0)。該技術規范包括A和B兩部分。2.0A給出了曾在CAN技術規范版本1.2中定義的CAN報文格式,能提供11位地址;而2.0B給出了標準的和擴展的兩種報文格式,提供29位地址。此后,1993年11月ISO正式頒布了道路交通運載工具--數字信息交換--高速通信控制器局部網(CAN)標準(ISO11898),為控制器局部網標準化、規范化推廣鋪平了道路。
CAN轉以太網設備通過配置軟件,可以被配置成兩種通訊模式,一個是TCP,一個是UDP。在TCP通訊模式下,兩個CAN轉以太網設備是分成客戶端和服務器的,是彼此建立起連接才能互發數據的。相對而言,UDP模式就沒那么麻煩了,不需要建立固定的連接,只要設備被配置了相應的通訊模式,數據收發就可以自動開始,當然由于連接的較為隨意,所以安全性略差,目的指向性沒有TCP那么明朗。現在你清楚了嗎?如果您需要既能配置TCP連接模式也能配置UDP連接模式的CAN轉以太網設備。
雖然這樣的應用在CAN的規范里沒有明確禁止,但是不建議這樣設計網絡規劃,這樣會為后續帶來的諸如升級等十分復雜的問題,也影響網絡的穩定。
現在回答補充問題,首先你要明確ID是賦給幀的,不是直接給節點的,只是某節點知道自己要接收某個ID的幀。總線上的節點來說它只管取總線上他應該取的ID的幀,并不管是誰發的。
即使是遠程幀,發出請求的節點在獲得相應時也僅僅是根據幀ID判定,并不影響其他節點的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