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出現泛化”。也就是你一開始只是對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產生沖突,然后演變成對多件事或者多個人產生沖突。比如社恐患者,因為害怕老師,后來演變成害怕所有教師,然后演變成害怕同學,變成害怕所有人。“有完整的自知力”。這個是區別你是社恐還是超出神經癥范疇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的重要標準之一。自知力指的是:是否知道自己是有病的,有心理問題,或者是精神障礙。癥患者基本上不存在自知力。電影《美麗心靈》主人公納什是一位患有的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克服癥并且獲得諾貝爾獎,他在讀博士期間給自己虛擬了一個人際關系,一個性格與自己截然想法的舍友,然后在他結婚之后被診斷為還一直認為這個舍友是存在的,這就是沒有自知力,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狀態。
女孩處理自己難受的情緒的方式,就是重復性自傷行為。她先是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那是在七年級的時候。如今她讀九年級,又被發現用圓規扎傷自己手臂。我看到在她的手腕上有很大的一個,顯然那不是偶然扎傷自己留下的。
我的心頭涌起一陣陣的難過和悲傷。大概一分鐘我都講不出話來。那該是內心怎樣的難受,才用鋒利的刀片和圓規來傷害自己呢?
他說七年級的時候,他的學習成績沒有小學的時候好,上課的時候開始聽不懂。于是開始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九年級這一次,也是上課聽不懂。老師在講自己的課,同學們也都在專心聽,他自己好茫然。于是他就拿起同桌的圓規,扎自己的手腕。
我說,當你割傷自己或者扎傷自己的時候,看到鮮血流出來,內心什么感受?
她說,不知道。
我理解她所說的不知道。感覺不到疼痛。也感覺不到害怕。似乎會有一種刺激的感覺。仿佛在刺痛當中能感受到自己還活著。
她點頭表示贊同我的說法。
我說這叫重復性自傷行為。很多青少年用這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暫時會讓自己感覺好一點。或者說用這樣的方式喚醒自己活著的感覺。但這樣處理情緒的方式畢竟是不好的。
恐懼
“害怕公共場合與人交往,看到片就汗毛豎立驚聲尖叫。”人在面臨威脅,或者可能受傷時會本能地產生出一種情緒,這就是恐懼。它可能派生出很多種其他的情緒,比如緊張、、害怕、不安等。調查顯示,“害怕失去工作”是男人恐懼的一件事情。如果一直處于恐懼狀態下,就會心慌心跳、呼吸急促、頭腦混亂甚至。
消恐藥:恐懼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不必有壓力和負擔。對于已經發生的恐懼事實,要設法冷靜下來。想到事情壞的結果并坦然面對。也可以先將自己恐懼的各種可能因素列舉出來,學會直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