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實驗步驟(—)培養基1、普通乳糖蛋白胨培養液亞硫酸鈉培養基(供平板分離用)蛋白胨 10g, 乳糖 10g,K2HPO4 3.5g,瓊脂 15~20g,蒸餾水1000mL,無水亞硫酸鈉 5g,5%的堿性品紅乙醇溶液 20mL,pH 7.2~7.4。4、培養基(EMB培養基)(供發酵法平板分離用,3和4可任選一種)蛋白胨10g,乳糖10g,K2HPO4 2.0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2%伊紅(曙紅)水溶液 20mL,5%美藍(亞甲藍)水溶液13mL,pH 7.2~7.4。(二)滅菌移液管、滅菌稀釋水、試管、杜漢氏小管、革蘭氏染色液、滅菌培養皿。(一)水樣的采集供細菌學檢驗的水樣,必須按一般無菌操作的基本要求采集,并保證再運送、貯存過程中不受污染。水樣從采集到檢驗不應超過4h ,在0~4℃下保存不應超過24h ,如不能在4h 內分析,應在檢驗報告上注明保存時間和條件。1、自來水取樣:應在水打開放水5min ,再用無菌容器接取水樣,待分析。如水樣內含有余氯,則采樣瓶滅菌后按每500mL水樣加3%Na2S2O3.5H2O溶液1mL。2、江、河、湖、池自然水體取樣:可用采樣器,采樣瓶應先滅菌。采樣后,瓶內應留有空隙。如果與其他化驗項目聯合取樣,細菌學分析水樣應采在其他樣品之前。
糞大腸菌群快速檢測 (酶底物法)
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生活飲用水及其水源水、地表水、污水、廢水等水中糞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的定性檢測、定量檢測
2.方法原理
固定底物酶底物法(DST)采用大腸菌群細菌能產生β-半乳糖苷酶分解ONPG使培養液呈黃色的原理,來判斷水樣中是否含糞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糞大腸的培養溫度是44.5℃。
3.儀器設備
3.1 程控定量封口機
3.2電熱恒溫培養箱
3.3 冰箱
3.4 51孔定量盤、97孔定量盤
3.5 100ml無菌水樣瓶
3.6 高壓蒸汽滅菌鍋
3.7 干熱滅菌器
3.8 量筒
3.9 吸管
3.10 試管
培養基和試劑1 (固定底物技術酶底物法)檢測試劑:MMO-MUG培養基2 無菌水樣品的采集和保存1采樣前準備:1.1 采樣瓶:滅菌100毫升消毒帶刻度容器。2 樣品采樣及注意事項2.1將已滅菌和封包好的采樣瓶,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采樣時,均要小心開啟包封紙和瓶蓋,避免瓶蓋及瓶子頸部受雜菌污染,并注意在使用船只或附帶的采樣繩等附加設備采樣時可能造成的污染。2.2 在采集江、河、湖、庫、地表水樣時,可握住瓶子底部直接將采樣瓶插入水中,約距水面10~15厘米處,瓶口朝來水方向,使水樣灌入瓶內。如果沒有水流,可握住瓶子水平前推,直至充滿水樣為止。采好樣后,迅速蓋上瓶蓋和包裝紙。采樣后,采樣瓶內上部應留有一些空隙,以便檢驗前充分混勻水樣。2.3 用采樣器采樣時,將無菌的水樣瓶放入架內。將采樣裝置放入水中。到達預定深度后,打開瓶塞,待水樣灌好后,松開瓶塞的軟繩,蓋上瓶蓋。再將整個裝置提出水面。2.4 從自來水采集樣品時,不要選用漏水的,采水前可先將水用酒精燈火焰灼燒滅菌或用70%的酒精溶液消毒水及采樣瓶口,然后將水完全打開,放水數分鐘后除去水管中的滯留雜質。采水時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內。2.5在同一采樣點進行分層采樣時,應自上向下進行,以免不同層次的攪擾;2.6采樣完畢,應將采樣瓶編號、作好采樣記錄。將記錄下采樣條件,填入采樣表格內。2.7 樣品的運輸和保存采好的水樣,應迅速運往實驗室,進行細菌學檢驗,一般從取樣到檢驗不宜超過2小時,不然應使用10℃以下的冷藏設備保存樣品,但不得超過6小時,實驗室接到送檢樣后,應將樣品立即放入冰箱,并在2小時內著手檢驗。3 樣品交接樣品運回實驗室后,由采樣人員與質管科樣品管理人員進行交接。4干擾與消除:防止操作過程中的污染,嚴格無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