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成分的提取方法
傳統的提取方法系將原料裝入適當的容器中,加入適宜的溶劑,如乙醇、水或CO2流體等,通過控制原料粒度、提取時間、提取溫度、提取壓力等工藝條件,以溶出其中成分。普遍使用的方法有:浸出提取法:浸漬法、滲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連續回流提取法等;生成皂腳需硫酸酸化處理,造成大量廢水而污染環境,油耗多少取決于毛油酸價含量,酸價含量越高,油耗越大。
水蒸氣蒸餾法:將原料與水在一起加熱,當其蒸氣壓和水的蒸氣壓總和為一個大氣壓時,液體開始沸騰,水蒸氣將揮發性物質一并帶出。例如揮發油,某些小分子,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類物質;經過篩選的油料在進入榨油機壓榨不管是出油率還是油色方面都會提高。升華法:固體物質加熱直接氣化,冷凝后凝固為固體化合物,利用升華原理直接自原料中提取目標成分。例如樟木中升華的樟腦,茶葉中的等。
物理精煉是對進行脫膠、脫酸、脫色和脫臭以去除中非甘油酯成分的工藝過程。其中,脫酸是油脂精煉重要工序之一,是除去毛油中游離脂肪酸,并同時除去部分色素、烴類和粘液質等雜質及如生育酚、甾醇、甾醇酯等有益成分。目前應用于工業生產脫酸方法主要是傳統脫酸方法,包括化學脫酸、物理脫酸(或蒸汽精煉)、混合油脫酸三種方法。了解食用油的加工工藝后你就知道了,這不是無中生有,食用油加工分為物理壓榨和化學浸出油兩種加工方法,外資食用油企業基本上采用的是化學浸出法。
開啟攪拌,加熱開關,油溫升至70℃開啟真空泵,保持負壓在0.4-0.5mpa,油溫升至95-100℃時注意觀察,油中水分過高容易溢出。(如罐內油上翻應停止加熱,過幾分鐘再開啟加熱),油溫保持在105-110℃,觀察視窗口沒有水蒸氣,停止加熱,油溫降至80℃時關閉真空泵,油溫降至70℃時關閉攪拌,脫水完成。把油打入成品油罐。注意(設備運行前應檢查,各部位是否漏水,閥門正常使用,電機運轉正常,緊固螺絲,減速機是否加油,不可倒轉,真空泵水箱注滿冷水)。亞臨界4號溶劑萃取技術的優勢,4號溶劑萃取油脂技術,是油脂提取方法的一次創新,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和深遠的社會意義,它不但能大幅度降低油脂加工成本,而且為貴重油料的提取,及植物蛋白的開發利用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