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企業:須重視'十二五'發展
各地重大鋼結構工程的成功建設,說明我國的鋼結構綜合技術水平已處于水平。但我國的鋼結構產業在信息化、自動化、標準化、科研創新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起始之年,國家有關部委、行業協會及企業集團、鋼結構企業都在進行調研、分析市場及未來發展趨勢。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也正在研究有關戰略性新型產業確定和規劃目標,對具有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實力強大并可以占領更多市場的產業,將列入規劃并給予支持、扶持政策。機遇也是挑戰,我國鋼結構產業能否上臺階、上規模,'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鋼結構協會經過調查研究,在聽取有關意見和建議后,草擬了《關于鋼結構產業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思考及建議草案》,在征求有關人員的意見后,協會將組織有關具體落實、完善,以促進'十二五'期間鋼結構行業取得更大發展。
鋼結構行業由于其經濟和技術的優越性、低碳減排、循環經濟以及可工業化、產業化發展,能更好的適應并滿足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需要,也將成為具有市場廣闊、企業眾多、創新不斷、充滿蓬勃生機的新興產業之一。
分析認為,'十二五'期間,獲得政策扶持的鋼結構行業有望在海洋工程、住宅和橋梁領域大展拳腳,實現產量的倍增。
鋼結構的清理--鋼結構拋丸機
流程
清理過程中由電氣控制的可調速輸送輥道將鋼結構件或鋼材送進清理機室體拋射區,其周身各面受到來自不同坐標方位的強力密集彈丸打擊與磨擦,使之其上的氧化皮、銹層及其污物迅速脫落,鋼材表面就獲得一定粗糙度的光潔表面,在清理室外兩邊進出口輥道裝卸工件。落入鋼材上面的彈丸與銹塵經吹掃裝置吹掃,撒落下來的丸塵混合物由回收螺旋輸送到室體漏斗、縱橫向螺旋輸送機匯集于提升機下部,再提升到機器上部的分離器里,分離后的純凈彈丸落入分離器料斗中,供拋丸循環使用。拋丸清理中產生塵埃,由抽風管送向除塵系統,凈化處理后的凈氣排放到大氣中,顆粒狀塵埃被收集。
二.主要構成
1.清理室
清理室為大容腔板式箱形組焊結構,室體內壁襯有ZGMn13耐磨防護板,清理作業在密封的容腔內進行。
2.輸送輥道
分為室內輸送輥道和裝卸料段輸送輥道。
室內輥道外套高鉻耐磨護套及限位環,高鉻耐磨護套用于保護輥道,承受彈丸打擊,限位環可使工件按預定的位置運行,防止跑偏,造成事故。
3.提升機
主要由上、下部傳動、筒體、皮帶、料斗等組成。
提升機上下同徑帶輪采用筋板、輪板與輪轂組焊成多邊形結構,以增強磨擦力,避免打滑現象,延長了皮帶使用壽命。
提升機罩殼折彎成形,打開提升機中殼上的蓋板可維修更換料斗和搭接皮帶。打開提升機下殼上的蓋板可排除底部彈丸的阻塞。
調整提升機上殼兩側螺栓帶動拉板上下移動便可保持提升皮帶的松緊度。
上下帶輪采用帶方座外球面球軸承,受到振動沖擊時可自動調整,密封性好。
7、無損探傷是在不損壞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狀態的前提下,對被檢驗部件的表面和內部質量進行檢查的一種測試手段。
常用無損探傷方法:
超聲波探傷:利用超聲能透入金屬材料的深處,并由一截面進入另一截面時,在界面邊緣發生反射的特點來檢查零件缺陷的一種方法,當超聲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頭通至金屬內部,遇到缺陷與零件底面時就分別發生反射波來,在螢光屏上形成脈沖波形,根據這些脈沖波形來判斷缺陷位置和大小。
射線探傷(X射線、γ射線):利用射線穿透物體來發現物體內部缺陷的探傷方法 。
磁粉探傷:是用來檢測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一種檢測方法。當工件磁化時,若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由于缺陷處的磁阻增大而產生漏磁,形成局部磁場,磁粉便在此處顯示缺陷的形狀和位置,從而判斷缺陷的存在。
8、零部件加工的程序:準備工作、矯正、放樣、切割、彎曲、制孔、組裝、焊接、檢測、除銹、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