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7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
當前,全球疫情依然蔓延擴散,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我國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劉愛華強調,下一步,將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求變應變,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我國經濟運行穩步復蘇
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前所未有,世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衰退。上半年,面對嚴峻風險挑戰,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我國經濟運行先降后升、穩步復蘇。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特點是主要指標逐步回升,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新興領域動能增強,市場預期總體向好。”劉愛華介紹。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各項決策部署,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1603億元,同比下降3.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8%,第二產業投資下降8.3%,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0%,民間投資下降7.3%。”劉愛華表示。
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053億元,同比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59億元,同比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257802億元,同比下降1.6%。
我國工業生產恢復較快,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實現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股份制企業下降0.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3.4%、私營企業下降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