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抓手。今年全國“兩會”,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帶來多份提案,其中一份是《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體系,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近期,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結合當前產業發展實際和技術產業演進趨勢,確立了未來三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目標,建設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勢在必行。
“中國是在聯合國對工業分類里面門類最齊全的一個國家。中國有非常好的工業基礎,工業互聯網本身發展依賴于工業基因。所以從第一個方面考慮要做出中國特色一定是從工業的基礎、工業的基因出發,來打造中國的工業互聯網體系。第二個方面,工業互聯網在全球還沒有一個國家或者一個體系一個平臺能夠完全地形成壟斷,在這個方面誰走在前面誰可能占領先機,所以我們一定在工業互聯網的標準站位方面走出中國特色。”周云杰在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表示。
周云杰表示,從緊迫性看,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處于爆發期,但還沒有出現絕對引領的平臺。中國的工業互聯網起步早、起點高,但要大規模應用、落地并產生引領效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抓住全球引領機遇的窗口期只有2-3年。
從重要性看,供應鏈安全關乎國家戰略,如何快速解決“卡脖子”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體系是當務之急。工業互聯網有助于推動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并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為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供支撐。
從必要性看,雙循環的重要支點是激活市場需求,重點是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而中國的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建設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為中小企業賦能勢在必行。
因此,周云杰建議,建設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體系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