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是地殼中原有的巖石經過地殼內高溫高壓作用形成的變質巖,地殼的內力作用促使原來的各類巖石發生質的變化的過程。質的變化是指原來巖石的結構、構造和礦物成分的改變,經過質變形成的新的巖石類型稱為變質巖。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石灰石、蛇紋石和白云石組成,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鈣為主,約占50%以上。其他還有碳酸鎂、氧化鈣、氧化錳及二氧化硅等。鏤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還需要特別制的長臂鑿、扒剔刀、鏟底刀、鉤型刀,以及小鋸刺等刀具。
應用方向: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種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墻面、地面、臺、柱,還常用于紀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材料。大理石還可以雕刻成工藝美術品、文具、燈具、器皿等實用藝術品。質感柔和美觀莊重,格調高雅,是裝飾豪華建筑的理想材料,也是藝術雕刻的傳統材料。本款石性主顏色為:多色、主觀屬性為:花紋,有較高的抗壓強度和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易于加工,隨著經濟的發展,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用量越來越大,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開采和加工中的廢料,可制成工藝品或經軋碎作生產水磨石、水刷石等的優異集料,少數高度致密均質的可供藝術雕刻和裝飾用。
世界天然大理石產量以荒料開采量計,1990年為2535萬噸;1993年為3400萬噸;1995年為3900萬噸;純白色的有:北京房山漢白玉,安徽懷寧和貴池白大理石,河北曲陽和淶源白大理石,四川寶興蜀白玉。1997年為4570萬噸。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997年的石材產量是1990年的1.8倍,同其他行業相比,發展速度是很快的。歐洲石材生產在世界生產中一直處于先進地位,但其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所占的比例已從過去的77%降至1997年的52.6%。意大利的石材年開采量在1990年至1997年間一直保持在720~750萬噸,依舊保持其世界石材生產一大國的地位,但其產量在世界石材總產量中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例如八十年代中期占約30%,至八十年代末則占25%,1994年占19.8%,1997年則下降至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