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紹毛巾在火災中的用途:
一、廚房內發生煤氣管道或液化氣管道漏氣起火時,用濕毛巾往火苗上迅速按壓,火即滅;或者廚師炒菜發生油鍋起火時,迅速用濕毛巾蓋在鍋口上,火即熄滅。
二、建筑發生火災,當處在上面樓層的人被火圍困而不能撤退時,可開啟窗戶,用搖動毛巾的方式以示室內有人,作為一種呼救的信號;或者把多條毛巾結成繩索,可以代替安全繩脫離困境。
三、在火災環境中,一條毛巾可以頂一個防毒面具,秘密在于毛巾具有防煙和隔煙的功效。
試驗證明,在濃煙的場所,用折疊8層的干毛巾可以濾掉10%~30%的一氧化碳,3~4分鐘內濾煙率約60%;或者將干毛巾折疊寢濕后再擰干,這樣濾煙率還會更好一些。但是,由于火災現場煙的顆粒大,附著在毛巾的網絡上,它的透氣能力也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降低。
因此,正確防止煙塵和有毒氣體從口鼻吸入,并保證呼吸通暢的方法是:將干毛巾折成8層或者將干毛巾折疊寢濕后再擰干捂住口鼻,這樣吸入的煙塵和有毒氣體少,呼吸也順暢。
自然通風設施的設置
1.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每5 層內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00 ㎡,且在該樓梯間的較高部位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于1.00 ㎡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
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00 ㎡,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0 ㎡。
3.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2%,且每個朝向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00 ㎡。
4.可開啟外窗應方便開啟;設置在高處的可開啟外窗應設置距地面高度為1.30m~1.50m 的開啟裝置。
5.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計算應按式(3-10-1)計算,與自然排煙相關要求相同。
1.系統的應急轉換
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系統在正常照明中斷后轉入應急工作狀態;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各應急照明配電箱實現工作狀態的轉換。集中電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統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各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和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實現工作狀態的轉換。
2.應急照明集中電源和分配電裝置設計
應急照明集中電源的控制裝置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未設置消防控制室的建筑,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控制裝置設置在有人員值班的場所。集中設置蓄電池組的系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能夠手動控制消防應急照明分配電裝置的工作狀態。分散設置蓄電池組的系統,其控制裝置能夠手動控制各蓄電池組及轉換裝置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