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發電***階段
在發酵的***階段,底物水解發生在產酸細菌的影響下。
沼氣發電第二階段
在第二階段,有機物通過雜酸細菌水解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游離氫。其他有機化合物包括醋酸鹽形成C1化合物(基本有機酸)。產生的物質是產細菌的原料。
這一階段分為A型和B型兩個過程,其性質取決于細菌的類型。這兩種細菌將***階段和第二階段獲得的化合物轉化為CH4、水H2O和二氧化碳CO2。與產酸細菌相比,產細菌對生活環境更為特殊。它們需要一個完全厭氧的環境,并且需要更長的繁殖期。厭氧發酵的速度和規模取決于細菌的代謝活性。這就是為什么沼氣廠的化學過程包括水解階段、氧化階段和化階段。對于這種基底,這些過程發生在同一個反應器中。
2.蒸煮器的操作方式是中溫的。通過潛水攪拌器定期(每小時20-25分鐘)混合蒸煮器中加熱的基質。沼氣上升并聚集在儲氣罐中。儲氣罐容積為1195立方米。儲氣罐上覆蓋著一層防風雨膜,可防止沉淀和異物損壞。在鼓風機的氣壓作用下,由特殊系統將防風雨膜固定牢固。為了防止儲氣罐超壓,沼氣池配備了安全閥,安全閥在5兆帕的壓力下開始工作,并將沼氣排放到大氣中。
富碳原料通常指富含碳元素的秸稈和秕殼等農作物的殘余物,這類原料富含纖維素、半纖維、果膠以及難降解的木質素和植物蠟質。干物質含量比富氯的糞便原料高,且質地疏松,比重小,進沼氣池后容易飄浮形成發酵死區--浮殼層,發酵前一般需經預處理。富碳原料厭氧分解比富氮原料慢,產氣周期較長。
氨素是構成沼氣微生物軀體細胞質的重要原料,碳素則構成微生物細胞質,而且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發酵原料的碳氯比不同,其發酵產氣情況差異也很大。從營養學和代謝作用角度看,沼氣發酵細菌消耗碳的速度比消耗氯的速度要快25-30倍。因此,在其他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碳氨比例配成25-301可以使沼氣發酵在合適的速度下進行。如果比例失調,就會使產氣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受到影響。因此,制取沼氣不僅要有充足的原料,還應注意各種發酵原料碳氨比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