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器皿的清洗方法:
若鉑器皿有了斑點,可先用鹽酸或硝1酸單獨處理。如果無效,可用焦硫1酸鉀于鉑器皿中在較低溫度熔融5~10 min,把熔融物倒掉后,再將鉑器皿在鹽酸溶液中浸煮。焦硫1酸鉀、硫1酸氫鉀等酸性溶劑和含硫化物的溶劑不能用于鎳坩堝。若仍無效,可再試用碳酸鈉熔融處理,也可用潮濕的細砂(通過100目篩即0.14 mm篩孔)輕輕摩擦處理。鉑質地軟,即使含有少量銠銥的合金也較軟,所以拿取鉑器皿時勿太用力,以免其變形。在脫熔塊時,不能用玻璃棒等尖銳物體從鉑器皿中刮取,以免損傷內壁。
對料面及出口溫度的測量,必須采用非接觸式,可采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使用注意事項:(1)兩種儀器均可直接受熱,加熱后不能驟冷,用坩堝鉗取下(2)坩堝受熱時放在泥三腳架上(3)蒸發(fā)時要攪拌將近蒸干時用余熱蒸干。溫度測量的方法很多,如熱電偶,光纖、半導體溫度傳感器等。紅外測溫是比較先進的測量方法,坩堝紅外測量靈敏度高,因為物體的輻射能量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物體溫度微小的變化,就會引起輻射能量較大的變化,紅外探測器,即可迅速檢測出來。熔煉工序若出現(xiàn)停頓或者故障則可能導致整個壓鑄車間停產作業(yè)
煤的工業(yè)分析揮發(fā)份國標坩堝,可耐熱1200度左右使用,瓷坩堝一般可用稀鹽酸煮沸清洗滌,坩堝加熱后不可立刻將其置于冷的金屬桌面上,以避免它因急劇冷卻而開裂。
國標揮發(fā)份坩堝技術參數(shù):
容量20ml
上部外徑33mm、下部外徑18mm、高40mm
坩堝重 13.5g 左右
蓋重 5.1g 左右。
總重在 18.5g 左右
每款規(guī)格的坩堝產品不同,歡迎致電咨詢更多的坩堝產品。
坩堝規(guī)格(大小),通常是用順序號大小表示的,1號坩堝具有能熔化1000g 黃銅的容積,其重量為180g。坩堝在熔煉不同金屬或合金時熔化量計算,可以坩堝的容重規(guī)格號,乘上相應金屬和合金系數(shù)。
鎳坩堝適用于NaOH Na2O2、Na2CO3 NaHCO3以及含有有KNO3的堿性溶劑熔融樣品,不適用于KHSO4或NaHS04、K2S2O7或Na2S2O7等酸性溶劑以及含硫的堿性硫化物熔劑熔融樣品。